“這姑娘可以找朱紅假扮,家裏人就是朱盛或者郭榮幾個就行。
聽說朱嫂子會改扮的本事,也可以請她幫個忙兒。
城裏散布流言更是容易,幾兩銀子買通地痞就行。
就是陳大人那裏,怕是要你出麵。
但這個也容易,因為他那個二夫人不是個好東西。”
方玉皺眉,“仔細說說,那位二夫人從中作梗了?”
方老二冷笑,應道,“城裏流言太厲害,我特意尋人查了查。
有人花了銀錢,借機抹黑妹妹,把這件事鬧大的。
否則憑孫家那位夫人的本事,流言不會傳的這麼快。”
方玉眼底冷光一閃,手裏的茶碗捏的死緊。
“我知道了,原本還想尋陳大人出力,這般看來,倒是可以讓這位二夫人將功贖罪了。
一個滿身汙泥的人,居然還敢嘲笑一個衣襟沾了點心碎末的。
她既然知道流言凶猛,就先嚐嚐什麼滋味好了。”
“這話怎麼說?”
方老二好奇,方玉簡單說了幾句陳二夫人的身世,驚得方老二瞪圓了眼睛。
“這大戶人家,真是看著光鮮,背地裏什麼爛事都有。”
兄弟倆又商量了幾句,當晚就開始行動了。
第二日,朱盛一家三口突然說要回老家拜祭過世的爹娘,同主家請假。
這個時候,雖然莊裏要用人,但也不能攔著朱家盡孝。
所以,方家不但沒攔著,還賞了五兩銀子。
朱盛一家很快辭別眾人就上了路,莊園裏照舊過日子。
但方家一直門前不清靜,總有學童家裏人過來探望魏先生,順帶替劉家婆媳賠罪。
可惜,魏先生稱病不出,而方家也是閉門不見客,就是餃子館裏,都隻有來娣和翠花兒支應。
忙不來的時候,大壯和強子也趕去幫忙,卻依舊不見方家人露麵。
一日還好,三日也罷,但六七日過去,所有學童家裏都急了。
方家學堂不會當真解散了吧,先前在學堂吃的胖乎乎的孩子,在家幾日瘦了一圈兒不說,缸裏不多的米糧也是迅速見底兒。
就這般,孩子還不滿意呢。
學堂裏每日除了一頓午飯,還有兩個煮雞蛋,外加點心呢。
不隻如此,讀書在於堅持,孩子們玩的心野了,想要再收攏就難了。
二十幾個學童,二十幾家都是愁的不成樣子。
看方家和魏先生的意思,劉家人不賠罪道歉,他們是不可能輕輕放過了。
說到底,還是要從劉家身上想辦法。
於是,學童的老娘、姑姑,或者奶奶外婆,都是聚在一起,找去了劉家門前。
劉家婆媳平日也是在村裏橫慣了,打東家罵西家的德行。
如今要她們去方家門前跪著賠罪,她們怎麼可能同意。
這個抱著肚子喊疼,那個呲著漏風的門牙大罵。
“真是沒有天理了,你們家裏孩子不能讀書,你們找方家去啊,跟我們家裏有什麼幹係!”
“就是啊,我們被方家打了,我們還等著養好傷去縣衙告狀呢。
沒有這麼欺負人的,你們都是同村鄉親,不幫忙就算了,居然還幫著方家欺負我們家裏。
你們也不怕丟臉!
不就是為了多吃方家幾口飯嗎,連臉都不要了。
我們家裏可不缺那麼幾粒糧食,不用巴結著方家當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