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神策衛的事情在整個南京衛所駐地到處都是,即便是對官職沒多大欲望的人,也擋不住這股潮流,紛紛下場督促各自千戶所。
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個潛規則,古時候叫上有所好,下必從焉。
朱允炆目前還沒有這麼大的威望,但是禁不住他管住了五軍都督府的人,他們是大明最高軍事指揮機構,有著他們盯著,下麵人沒有敢有所怠慢!
這事不用朱允炆一直盯著,自有下麵的人操心,隻管結果就好!
朱允炆背著手站在文華殿大門口,麵無表情的盯著遠方,身後站著內閣張紞,他是過來送奏折批紅的。
本來這麼些天,內閣和皇帝之間合作的都挺好,一直這麼下去,張紞估計大明盛世已經是近在眼前了,觸手可及。
隻是,事情往往不像想象中的這麼簡單,這一次送過來的奏折直接了當的唄皇帝拒絕了,發往內閣重新審閱,拿主意!
沒辦法,張紞隻好代表內閣再次過來皇帝這裏彙報最終結果。
這些天內閣裏也不平靜,鄭賜與王鈍倆人時常爭鋒相對,誰也不讓著誰,不過好在兩人都有各自分攤的一大塊事情,誰也管不著別人攤裏的事情,也就還能維持下去,無非就是大事上的決策,內閣裏的交鋒更加激烈了而已!
而朱高熾這邊也在一直試圖再次和皇帝建立聯係,最起碼也要當麵見上一見,陳述下自己對於處罰的一些想法。
隻是……來皇宮求見的次數是越來越多,能見到的機會卻是越來越少,即便是內閣一同前往皇宮的機會,朱允炆也是在交換完具體意見後,馬上開溜,絕不給朱高熾私下交流的機會!
但是,一直到現在,令朱允炆失望的是,這個堂弟還沒有明白過來,找他是徒勞無功的!甚至是……朱允炆對他的感官越來越差,已經快要到一個臨界點了!
想到這裏,朱允炆意味深長的回頭看了眼身後的張紞,這些老狐狸肯定是知道他為什麼不見朱高熾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全部極有默契的沒有一個人去提醒他!
全都視而不見,就當沒有這件事情!
時值暖春,微風吹過張紞的衣裙,“咧咧”的發著聲音,隻是他好像還一無所覺,依舊恭敬的垂著手站立著。
朱允炆仔細回想了下,大略是明白了一點點他們的想法,隻是卻不好當麵提及了。
他烊作若無其事的問道:“朱閣老在忙活什麼?”
“陛下恕罪,臣不了解,內閣閣老職司互不相幹,臣實在無從得知朱閣老的事情!”
張紞神態依然,內心波瀾不驚的回道。
“朱閣老這些天好像都在求見朕,這事你知道吧!”
朱允炆摸了摸鼻子,本想引出話題的,誰知他不接話茬。
“臣有所耳聞!”
張紞嘴唇微動,這事兒已經是鬧的沸沸揚揚,沒道理他作為內閣閣老,大明文官最巔峰的人物卻一無所知吧!
“那好,”朱允炆點點頭,道:“那相比他想見朕的原因你也知道的,這事你怎麼看?”
由誰審理案件的奏折可以先放在一邊,不妨先把這件棘手的問題先解決,他也沒想到朱高熾會這麼固執!導致了現在的局麵。
我怎麼看?
我的看法不都在奏折裏了嗎?我就不相信陛下在內閣沒安插人手,報告這件事情!
張紞無法,規規矩矩的回道:“依臣看來,那些衝擊戶部尚書府邸的人,一律需要嚴懲,此例不可開,此風不可漲!不過,朱閣老心懷百姓,有些不認同這件事!”
現在事情鬧的這麼大,他的麵上也不好看,所有人都知道了內閣對這些百姓的懲治手段,無關百姓也同樣看在眼裏,當日所有的到會成員,除了朱高熾所有人都沒落著好名聲!
就這,,,背後捅捅刀子都是小問題,張紞不覺得有什麼!
朱允炆看了一眼他,品味著張紞的意思,心懷百姓這話,滿懷惡意啊!
換一個心胸狹窄一點的皇帝估計能當場下了朱高熾的職,想想看,能心懷天下的都有誰,無非是兩方,一個是既得利益的皇帝,一個是矢誌於天下的逆賊,那朱高熾又不是皇帝,除了有心謀反的逆賊,還有什麼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