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百三十三章 頹敗(二合一)(2 / 3)

袁紹身死,袁尚和袁譚不敢輕易發喪,怕讓三軍知道事情,會出問題。

而且兩個人現在已經開始準備明爭暗鬥了,他們想要搶奪主持袁紹大軍的指揮權。

在這種時刻下,劉琦就在近前,但他們卻已經開始準備內動,說實在的,實在是有些不切時宜。

但兩個人就算是不想內鬥,但彼此對對方卻都有芥蒂,生怕對方會暗算自己,所以想不鬥也不行了。

但是這個時候,曹操站了出來。

他以叔父的身份作為中間人擔保,勸諫兩位賢侄,在這種關鍵時刻,一定要攜手抗敵,千萬不可以讓劉琦占了便宜,不然的話,風雨飄搖的河北政權就此轟塌,他們誰也活不成。

袁譚和袁尚隻是對彼此不放心,但事實上他們還是知道,眼下並不適合跟對方翻臉。

有曹操在中間作保,他們的心就落了下來。

袁譚和袁尚暫且放下了成見,開始一同聯合對抗劉琦。

眼下後方的鄴城還是一個問題。

曹操向二人諫言,說是鄴城方麵由他去負責攻下。

畢竟劉袛想要投降,這是剛剛發生的事情,鄴城方麵,許攸他們還不能完全控製,趁著這個時候回返鄴城,可一舉拿下。

袁譚和袁尚平日裏雖然都自視甚高,但這兩兄弟關鍵時刻想的肯定沒有曹操深遠,這點他們也明白。

在這種關鍵時刻,曹操說什麼什麼,他們自然就同意什麼。

是曹操和袁家兄弟分兵兩路,開始向著各自的目的地行進。

曹操轉向鄴城,事實上,他根本就沒有去取鄴城的打算。

事到如今,他就是殺回了葉城,又有什麼意義?拿下鄴城,逼死劉袛,他一樣是天下不容的罪人。

他的目的是要借由袁尚和袁譚對抗劉琦的時間,集結手下人,轉道向北,先去幽州站住腳跟,然後再尋機對抗朝廷,如果是不行的話,他就轉向遼東。

……

與此同時,另外一邊,曹操和袁譚等人的動向已經被劉琦知道了。

袁紹的情況,目前被袁軍隱瞞的比較深,一時間還不能完全探查。但是根據衛士署的回報,敵軍的情況確實有較大的異動。

敵軍隱隱已經有了分兵的跡象,曹操率兵開始向北方進擊。而袁軍一方,則是繼續固守本陣。

“這是鄴城的情況,已經被袁軍知曉了嗎?”劉琦將眾人召集到自己的王帳。

“陛下,如無意外,袁軍已經知道了鄴城情況,而曹操分兵就是為了回去奪鄴城,我們當下的速度一定要快,不可讓鄴城再度回到曹操的手中。”

說這話的人,是蒯越。

不過,徐庶很顯然有他另外的見解。

“陛下不可急躁,眼下當穩紮穩打,先破前陣的袁軍。曹操雖然撤兵了,但是他就算是打下了鄴城又能如何?曹操若打下鄴城。東海王必死,屆時情況和現在也沒什麼區別,甚至更好!逆賊殺了自家皇帝,更是為天下所不容,三州失地,反而能夠更順利的被我們收複。”

徐庶的話,讓眾人都很是歎服,這份不同尋常的遠見,確實不同於一般人。

“不過,朕不打算這樣做。”劉琦突然開了口。

徐庶頗有些詫異的看向劉琦。

劉琦很是沉靜的道:“東海王既然已經投降,而朕也準其投降,那他就是依舊是漢室宗親,依舊是朕的子民,朕不能利犧牲宗親,去完成統一大業。”

眾人聞言都非常驚訝。

“陛下,可這對於我軍來說,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

劉琦搖了搖頭,道:“不,沒有什麼千載難逢,機遇不都是天賜,我軍能夠走到今天靠的是公等的鼎力相助,千秋基業首在於人,不可因這一時之氣而毀了帝王聲譽。”

“陛下高見。”一眾臣子們皆是紛紛對著劉琦坐作揖。

“傳朕的旨意,全力進攻袁紹的主營,另外由皇叔、呂布、趙雲分兵去截曹操攻打鄴城的隊伍。”

“諾!”

就在這個時候,滿寵快步走到了殿內向著劉琦長長作揖道:“陛下,臣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