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很久,她再一次走上了舞台。
演唱會已經接近尾聲,隻剩下了最後一首歌的表演。
最後設計了一段蘇沫的鋼琴獨奏。
她坐在鋼琴麵前,抬手指尖微動,鋼琴聲流瀉而出,她看向台下一群可愛的觀眾,直到最後一刻他們仍舊保持著開場的熱情。
“現在,隻剩下我,你們,還有我麵前的這架鋼琴,我想就以這樣的方式,和你們共度最後的這一段好時光,可以嗎?”蘇沫說道。
傳來的又是一陣尖叫聲和驚呼聲。
“有一件事,大家一直非常非常支持,就是因為你們的支持,才真正的激勵我對我曾經創作的音樂再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同一首歌嚐試出不同的風格,嚐試不同的音效,嚐試不同的樂器。”
“是你們總在推著我不斷進行新的嚐試和成長,去創作,去發掘更多,對此我無比的感激,因為我在其中體驗到了無窮的樂趣。”蘇沫的雙手不停,在鋼琴上紛飛,彈奏出優美的曲調,“我希望在這場巡演中也有相同的感受,因為我對歌曲的改編和新製作。”
“在音樂這個產業中,有無數的人抱著這樣的觀點,認為你音樂發行之初是怎樣的一個方式,那麼你的演出你的未來就一定就是這樣的,不能做出任何改變,因為大部分的人都習慣如此。”
“但是,我不希望這樣,通過這場演出,我和你們之間的見麵,這樣和你們進行交流,我知道今晚的效果是非常非常棒的。”
蘇沫歪著頭,認真地看著台下的所有觀眾。
她說的這段話是有感而發,同時這一時刻,她也在為接下來她的下一張流行專輯做了鋪墊,轉變是每一個人的必經之路,與其默默等待著轉變的到來,那倒還不如自己主動地嚐試和挑戰。
伴舞的突發事件、巡演的照常進行,以及進軍流行的選擇,何不是一種無畏地往前的挑戰?
“除了那些繁雜的音樂效果伴奏,我知道你們更在意的是創作的每一句歌詞和創造出的意境,這也是我一直追尋想到做到更好的東西,我寫到的東西,或許是你們經曆過的往事,或者是正在經曆的當下,都有相同的感受,能在其中找到共鳴。”
“所以在我創作的過程中,腦海中想著的歌詞,感覺還有旋律,希望我無論在這之上添加哪一種製作,轉變成為任何一種風格,什麼都要,我總希望歌曲,能夠返璞歸真。”
產生這種領悟歸結於之前參加的一場《桌麵音樂會》,全程陪伴她的隻有一兩件樂器,沒有伴舞沒有和聲,沒有插電音樂。
她想在最後時刻坦誠對待現場的所有觀眾。
“希望這樣,也能讓你們喜歡,且依然能夠成為讓你們放聲高唱的東西。”
手指在鋼琴上翻飛的速度加快,節奏變快了。
“當我寫歌的時候,我嚐試能通過創作,來擺脫某件事情,讓我再一次明白我正在經曆的某件事情,我覺得非常有趣,接下我要演唱的最後一首歌,它的存在自帶兩種生命,在我腦海中,它有一種生命,它誕生於對感情的發泄,試圖甩掉某一些負麵消極的情緒,試圖理解他們,消化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