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忙於各項演出安排事宜,創作還有聲樂訓練全都壓縮在了晚上。
上一次回過學校之後,唐莉給她發了一個更有效的訓練方法,因為在外地經常出差住酒店的緣故,縱然是條件有限,最好的訓練地點就是在酒店的浴室裏。
一開始還半信半疑,在嚐試了第一次時候,這果真是有奇效,這是一個相對來說最空闊的地方,關上門之後,沒有人的打擾,開著電腦音響直接就能進入狀態開始工作。
在這裏麵的聲音非常立體,就完全模擬了在演出現場的情景,像是用了麥克風的感覺,攏音的效果很好,能清晰聽見自己的聲音,並隨之調整下一個發音,保證整個曲調的和諧。
這裏就是一個封閉的反饋係統,有良好的自我矯正功能。
最幸福的還是隔壁方麵住著的人,這接下來的幾天都能免費聽到免費的演唱會。
礙於條件有限,沒有現成搬過來的樂器,蘇沫的創作全過程也隻在手機和電腦合成的支撐下進行。
時間很緊張,每一件事情都不能掉鏈子拖後腿,所以蘇沫近期的工作排得滿滿當當,她最多也隻能喘口氣便有馬不停蹄地往前邁進。
這幾天的作息規律都是這樣,午夜淩晨一兩點睡,六七點又被鬧鍾叫醒,往演出的地方趕。
一周兩人的忙碌跟努力付出,很顯然犧牲到了兩人相處的時間,就連看手機的時間都得擠出來,哪裏還談得上視訊……
現在他的作息倒是變得異常規律,但是工作一整天拖著疲憊的身子回來,四五個小時的睡眠完全不足,臉一沾到枕頭,閉上眼不自覺地就看到白蒙蒙的天空。
白天演出的都是都強撐著,拿出最飽滿的精神狀態,蘇沫到現在也不知道還能維持多久。
這些寧靜的午夜時分,蘇沫憑借著自帶的天賦和後天的努力,又創作出了兩首新的旋律和音樂,進行了填詞,至於編曲的工作,蘇沫把demo交給了江楓處理。
至今算下來,翻了翻自己存下的音樂,自打算發展流行風格之後,蘇沫的個人創作也不少兩三百首,當然也包括曾經的棄曲。
新專輯的音樂製作需要一個節點來完結,這個時間點到來是在音樂節開唱前的最後一次排練。
莫曉東回公司看著劇組那邊的事兒,這邊演唱就隻有鄭洛陪在她身邊,那天她拿著個平板急匆匆地跑到自己麵前。
“沫姐,這是上次跟馬老師合作的最後拍的寫真照,新鮮出爐的。”
蘇沫手裏還攥著個話筒在台中央進行排練,她接過了平板,從第一張往後翻。
上一次無數印花的襯衫,黑茶色的頭發中有幾縷挑染過的彩色頭發,照片素材很多,其中有不少的質量都很高。
藍天白雲綠油油的草地,樹木上還有嫩綠的新葉,盡是盎然的生機。
真正的照片要比拍攝時的更加精致。
蘇沫就在這一刻就定了,這一場也是第一張流行專輯的名字——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