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1 / 2)

城南城在曆經幾百年的時光之後,再一次的迎來了黎明,飽受苦難的人民再一次的迎來了他們的希望。

由於維克多的死亡,克裏斯他們進城並沒有遭受太多的反抗,城邦內的防衛力量在看到維克多城主的首級之後紛紛投降。

而城邦內的貴族也逃的逃,跑的稍微慢點的早就被城邦內的反抗的人殺死了,剩下的也隻有幾位平日裏還是有口碑的幾位小貴族。

所以克裏斯他們幾乎都是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城主府的門前,維克多的也是為他的專政付出了代價,當他死亡的時候,整個城邦的就像是一盤散沙一般,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了。而維克多的幾個兒子也早都被殺死,幾名貴族和他們的扈從提著維克多的兒子的首級向著克裏斯表忠心。

克裏斯暫時收下了這幾顆人頭,然後發布了他成為城主之後的第一條法令,那就是任何人禁止在城邦內廝殺,就算是之前的那些草菅人命的貴族也必須死在法律的審判之下,任何私設公堂,或者發泄私憤的人,都將被審判處死。

這條令法一出,群情激奮,很多人都不理解這一條的令法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也有很多人一瞬間就理解了克裏斯的意思。

他們看著四周,人們群情激奮,但是也有很多別有用心的人打著大義的旗號,發泄著自己的私憤,人命在這一刻變得是這麼的不值錢。

但是很快,克裏斯的軍隊就來了,他們走在街頭的大街小巷,發現有任何打鬥的雙方,便立即帶到由韋爾伯領頭臨時組成的審判所審判。了解事情的始末,然後給雙方一個公平的審判。

在韋爾伯他們沒日沒夜的審判之下,城邦內一開始亂哄哄的情況終於慢慢的平靜下來,大多數的人也都理解了克裏斯的這一法令的意義何在,畢竟韋爾伯他們的審判是極其公平的,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人。

那些捉住想要逃跑的貴族或者欺壓百姓的勢力的人,在把那些人送到審判所之後,也都得到了城邦方麵的獎勵,而那些草菅人命的貴族餘孽也全部都是被審判處死。

圍觀的人群一看這樣,也就愈發的信任韋爾伯他們的審判所,紛紛停止了之前的瘋狂,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想要攪亂局勢的難度大大的增加。

第一天之後城邦內基本上都穩定了下來,韋爾伯和克裏斯等人連夜商討出了一係列的法案,然後第二天就昭告整個城邦。

而城邦內那些依舊潛藏的貴族餘孽也是慢慢的被找了出來,被百姓押解到審判所接受審判。

而在此之間伯特也是數次出手,那些沒有聽從他之前警告的各大勢力,趁機暗中渾水摸魚的人全部被伯特揪了出來,然後把這些人的屍體分別打包回去了他們所屬的勢力,用以警告。

在城邦稍微穩定之後,克裏斯就直接帶著人去了王都,畢竟這麼大的一個城邦易主,王都那邊怎麼可能沒有動靜。

其實對於這種城邦的易主,在王國境內時有發生,畢竟這本質是還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王都並不在乎一座城邦的主人是誰,王都在乎是,這座城邦是否依舊是屬於王國的。但是城邦之間長時間大規模的戰鬥王都也是不允許,因為這樣會消耗大量的國力,但是對於這種已經塵埃落定且沒有造成太大損失的更迭,王都基本上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恩怨這種東西是沒有辦法完全消除的。

在克裏斯離開的半個月內,韋爾伯和老二暫時共同接管了克裏斯的位置,伯特則是幫助克裏斯他們盡快的威懾周邊的幾個城邦和各大勢力。

這些人可都不是什麼善茬,不怕這些人正麵進攻,就怕這些人玩陰的。因為說起來,克裏斯此時對於城南城的掌控可能還不如這些勢力對於城南城的掌控,伯特能夠做的隻是讓這些人收斂一些,隻要伯特還在城南城中的話,這些人就不敢做的太過分。

因為這些人也都知道了伯特是一個極其“不講理”的一個人,殺伐果斷,做事有著自己的行為準則,隻要你敢觸碰他的底線,他就敢殺你,管你是什麼人,管你背後是什麼勢力。

不過克裏斯和伯特也都知道,隻要伯特一旦不在城南城之後,這些人雖然依舊會震懾於伯特的壓力下,不會做出出格的事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伯特帶來的威懾就會越來越淡,所以這些人出手是早晚的事情,不過是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