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住兒就從小姑娘背後探出頭來,衝著是宋德山點頭,意思小姑娘說的是真的。
宋德山哪裏肯信,不過眾人攔著,他隻能說回去再跟兒子算賬,幾個小娃娃被抱上馬車,離開金鵲橋,就往沈園去了。
有慶豐的老住戶從橋上走過, 看見這番情景,就有笑著議論,這是安親王一家人又到慶豐了。
一本正經的小男孩和杏黃衫裙的小姑娘,正是沈念和淑媛的一雙兒女,而那個有些文弱的小男孩,他們沒有見過,不過聽說話,應該是周家的孩子。
“這一回,不僅王爺和姑奶奶回來了,周家大公子和夫人也回來了呢。”就又有消息靈通的人說。
沈園裏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淑媛早上起來,不見了一雙兒女,她一點也不慌,該幹什麼幹什麼。如今她和沈念雖然一年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是在上京,但是慶豐也是常回來的。
慶豐是他們的老巢。
淑媛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在慶豐出什麼事。
不過,等知道周恕的小兒子也一同不見了的時候,淑媛才有些著急。那孩子沒有自己的兩個皮實。
倒是周恕和周婷芳知道了,並不著急,覺得幾個孩子在一塊,又走不遠,又在慶豐,並不需要擔心。
“可能就是去橋上看看。”周婷芳還說,昨天他們剛到這裏的時候,天色已經晚了,沒能好好地看看慶豐的景色。
“我跟他說過金鵲橋,在他看來就是個傳奇,說了來慶豐第一個要看的就是金鵲橋。”
周恕和周婷芳的親事,可以說是很順利,還是周恕自己主動增加了些障礙。
兩家商議定了婚事之後,周恕就說他是個白身,這樣迎娶周婷芳就太簡慢了,提出一定要經過會試,金榜題名之後,才敢娶親。
周婷芳知道他有這樣的誌氣,對自己這樣看重,心中當然是熨帖的,大將軍和夫人也很高興。
而周尚書那邊,自然更不會說什麼了。
說起來,大家夥都對周恕的才學非常有信心。
周恕也果然沒有讓人失望,當年參加鄉試就奪了魁首,第二年的春闈上也是獨占鼇頭,到了殿試,被皇帝欽點做了狀元。
周婷芳出嫁的時候,嫁的是一位狀元郎。
這位狀元郎卻同時也是個孝子,他並沒有選擇在京城進翰林院,而是跟皇帝要求外放做官,也不去別處,就在慶豐,一方麵是做地方官,為一方百姓父母,另一方麵,則是照顧不想離開故土的祖母。
這裏麵有些不合吏製的地方,但是皇帝念著周恕驚才豔豔,又深重孝道,竟然格外開恩答應了。
周恕就帶著周婷芳回到了慶豐。
兩人給周家老夫人養老送終,還生下了一個女兒。周家老夫人去世之後,周恕守孝期滿,這才帶著妻女重新回到朝廷,又去了南方做官。
這個小兒子,是兩個人在南麵任上生的,還沒來過慶豐,沒有見過金鵲橋。至於這小家夥有些體弱,還是因為當時周恕任上所在水患,周婷芳幫著治水,身體失於調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