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蛇毒已解(1 / 2)

這綠塗蛇毒為什麼這麼厲害?饒是楊晨有如此強悍的肉身,也經不住這筷子大小的小蛇一口!

其實這綠塗蛇還有一個別稱叫十吸斃!為什麼叫十吸斃?意思是人若是被它咬中,十個呼吸間就要斃命!而楊晨從被咬中到服下解藥,少說也有小半盞茶的功夫,就在這少少的幾個呼吸,若沒有神秘血霧護體,再加上他剛加強的肉身,那隻怕是神仙難救了!

竹林深海一處洞府中,童閣老和柳零露站在一張石床前,麵色複雜的盯著眼前這個男人,童閣老麵色有些慍怒,這不知死活的小子突然闖進來,自己半死不活不說,還徒增了那麼多麻煩。而柳零露則是滿臉自責,她少與人接觸,自然不懂人情世故,她隻是覺得,要是自己早點察覺到他被咬,早一點給他解藥,或許就不會搞成這樣了。而此時的楊晨,也是第一次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毒的厲害!他整個人隻覺得生不如死,腦海中充滿了各種奇奇怪怪的幻覺,有時候有置身海底的窒息感,有時候有從山崖跌落的失重感,有的時候感覺自己置於冰窟中,凍的發抖,有時候又感覺自己置於火山中,熱的發燙。柳零露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是從楊晨的胡言亂語中,她也感受到了他的痛苦,這樣的情況,整整持續了七天!

七天過去了,楊晨總算醒了,他睜開眼的一瞬間,看到的是一個美到極點的女孩,由於是在洞府中,她並未帶著鬥笠麵紗,此時的容顏已是一覽無餘,無可挑剔的麵龐無需任何粉黛的裝飾,完美至極的身材,天底下最高貴的綢緞都不能與之相配!此時此刻,楊晨才看到,她有一雙紫色的眼睛,可是這麼漂亮的眼睛,居然看不到這個世界的美好,這是多麼可惜的事情,這七天,柳零露無微不至的照顧,可以說寸步不離,這是她第一次接觸除師傅之外的人,在這七天裏,柳零露一直給他喂藥,紮針,用靈力推血拔毒……

醒來的楊晨看著眼前的柳零露,不由的說道:柳師姐,你真漂亮。”此話一出,柳零露高興一把扔掉手中的藥說道:楊師弟,你終於醒啦,對了,我先去告訴師傅!”她站起身來,就要往外麵跑去,楊晨看著柳零露的身影,有些自責,人家盡心盡力的照顧自己,自己如此說話是不是有些登徒浪子,可轉念一想,嘴角又露出一抹微笑,而跑出去的柳零露,半天才回過神來想起楊晨說的話,內心則是生出一股莫名的感覺……

就在楊晨昏迷的這七天,棠華峰已經炸開了鍋,眾弟子都聽說了歐陽長歌又收了一名弟子,並且贈下重禮!這可讓大家紅了眼,都想找楊晨決一高下,可是一聽說他有一頭血脈異獸,而且十六歲就有築基初期的修為,這讓眾人心一下就涼了半截,且不說血脈異獸有多強,就說築基初期的實力,而且人家才十六歲,這樣的天才,肯定不是隨便就能欺負的!築基修士,整個棠華峰不超過十人!可是有人可不這樣認為,他便是楊晨的三師兄:鄒平,而楊晨來到紫竹林,也是他給引的路。

楊晨三位師兄,大師兄大師兄:林坤,此人雖然在三位師兄中修為最高,已到了築基後期,但是資質最為平庸,對歐陽長歌衷心耿耿,對棠華峰盡職盡責。二師兄:孫庭,此人資質上乘,但是生性淡泊,不喜與人爭鬥,唯獨這三師兄,不僅資質不錯悟性也高,很受歐陽長歌喜愛,在楊晨沒來之前,他享受著棠華峰最優質的修煉資源,與此同時,他早已把雲行劍看做是自己囊中之物,確實,在楊晨沒來之前,歐陽長歌早就打算好,一旦鄒平突破築基後期,就把雲行劍贈送給他,畢竟在三個弟子中,他是最有可能領悟棠華峰玄天擊的人,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棠華峰的玄天擊:雲雷決,是棠華峰一個最痛的點,棠華峰這雲雷決,已經有百年時間無人掌握,這也包括歐陽長歌,每一峰的玄天擊最為峰中最厲害的功法,偏偏無人學得會,這也是棠華峰日漸衰落的最大原因。

鄒平平時在棠華峰口碑極好,這個人最會經營自己的名聲,無論師傅師弟,和他都非常融洽,但這些都是表麵,這幾天,他都早早的來到歐陽長歌的洞府,手裏抱著一個錦盒,錦盒裏的東西,可是他花了大心思,從多方打聽到的……

這一天歐陽長歌剛出洞府。鄒平連忙趕來。雙膝跪地獻上寶物。歐陽長歌打開一看。大吃一驚。問道:“老三此物你從何得來?原來這錦盒中,躺著一枚血紅色的人參,此物曆經多少歲月不得而知,其狀如初生的嬰兒,有手有腳栩栩如生。饒是歐陽長歌見多識廣,麵對此物也是目瞪口呆!歐陽長歌說道:“這是地萃參,可是不可多得的寶物,凡人得之可延百年壽命,修士得之,煉成鐵血丹,可以破境界,固根基!”鄒平笑著說道:“弟子也是巧合得知,乾安商會中剛收得這寶物,恰好乾安商會的錢班如錢公子與弟子有些交情,故而我將它拿下,孝敬師傅……鄒平滔滔不絕的說著此物的來由,歐陽長歌聽罷,搖了搖頭說道:“老三,你的心意我領了,但是此物我斷不能收下,一則,此物太過於貴重,你花費巨資才將它盤下,二則,此物與你同樣有大用,你收回去吧!”此話一出,鄒平連忙說道:“師傅您即將突破結丹中期,有此物相助定能成功,而且徒兒現在剛突破築基中期,短期內不會有什麼境界上升,至於鞏固根基,徒兒還是想通過修煉加強……”鄒平的言下之意很明朗,自己現在還用不著,這地萃參是拿來孝敬歐陽長歌的。歐陽長歌再三拒絕,奈何鄒平執意相贈,不得已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