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數蔭濃,立夏啼鶯,站在碧紗窗旁,滿院的薔薇盎然綻開,轉眼間,陸潛來到泉州已有半個月。
周來進來,“殿下,從京城來的信。”
陸潛打開一看,是給他啟蒙過的一位柳太傅送來的,信中先是寬慰他一番,述說了京城的局勢。
陸潛被廢,皇後所出的大皇子陸霖成為儲君,皇上下了朝,便把陸霖帶在身邊,親自教導他儲君之術。
反對陸霖成為太子的朝臣,陸霖則是上門拜訪,言辭間虛心謙恭。
而被陸潛奸/汙的趙美人,陸霖不僅賞賜了趙家,更是上奏請求追封趙美人,以撫慰大鄴朝臣之忠心。
陸潛輕嗤一聲,他的這位好大哥,慣是會做些麵子功夫。
陸潛年幼偶有頑劣,例如偷溜出去騎馬懈怠了功課,被皇上知道後,皇上要責罰他。
陸霖則站出來,一副疼愛兄弟的模樣,“父皇,兒臣身為長兄,未能擔起管束三弟的責任,請父皇不要訓斥三弟,責罰兒臣就好。”
有這樣的對比,皇上隻有三分的氣,也變成了五分,對陸潛的處罰也更加嚴厲。
陸霖是皇後嫡出的皇子,儲君之位本該是陸霖的,皇上卻給了陸潛。
陸潛一直對兄長心生愧疚,大皇子沒有的東西,隻要陸潛有,便會吩咐下人給他送去。
皇後去世的早,顧貴妃亦是如陸潛這般,絲毫不曾苛待陸霖。呈上來的貢品,顧貴妃第一時間送到陸霖的皇子府。
陸潛曾是真心敬重這位兄長,可一件件事情擺在麵前,陸霖的真麵目顯露出來。
陸霖上奏追封趙美人,不僅收獲了朝臣的忠心與擁戴,贏得了好名聲,更是再一次坐實了陸潛奸/汙後宮嬪妃的罪名。
儲君之位,不是陸潛及顧貴妃耍盡手段求來的,顧貴妃雖受寵,但並不幹涉朝政。
而陸潛六歲時被立為太子,彼時他正年幼,哪裏能在朝堂大事上說上話?
他的母妃是大鄴城的貴妃,受盡帝王寵愛,陸潛是金尊玉貴的皇子,他擁有權勢,便不在意這些東西。
騎射狩獵,踏馬長安,富貴公子般,他從來沒有想過奪走大皇子的太子之位。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皇上把儲君之位給了他,顧貴妃及陸潛數次推辭,規勸皇上更改主意,然皇上執意堅持。
陸潛被立為太子,京城世家開始流傳皇上被顧貴妃迷昏了頭腦、顧家外戚幹政滋生野心的流言。
事情已成定局,陸潛要做的,便是讓朝臣信服,不辜負皇上的器重。
十幾年來,他改了性子,不再與王公子孫在一起閑散度日,嚴苛要求自身,不敢有一絲一毫懈怠。
可到最後,陸潛才明白,他從來都不是皇上最疼寵的兒子。
皇上悖逆宗法,未把嫡子立儲,不是厭棄陸霖,而是在保護他、曆練他。
陸霖曾告訴過他,“三弟,你我是兄弟,你能成為太子,我當然為你高興。你比為兄聰穎,比為兄有魄力,大鄴應該交到你的手上。”
陸霖表麵上無心權勢,實則一直在暗中籌謀,他的那些小動作,陸潛心知肚明。
然而,陸霖才是嫡皇子,又是長子,從宗法來講,他應該是太子。
念在這一點,陸潛始終沒有狠下心對付他,顧全著他的顏麵。
能者居之,陸霖並非無才無德之人,若陸霖比他更能勝任太子之位,陸潛甘願拱手讓給他。
顧貴妃離世,陸潛為顧貴妃守靈,陸霖趁著這個機會,為陸潛挖了陷阱。
其他嬪妃日日著孝服跪拜誦經,其中便有這位還算得盛寵的趙美人。
陸潛不曾與趙美人有多少交談。起初,趙美人趁無人在的時候,主動過來攀談,叮囑陸潛勿要悲慟過度。
趙美人品級不高,然是皇上的嬪妃,又是在顧貴妃的靈堂前,陸潛不能對其太過冷淡,隻好敷衍應了幾句。
這樣幾次過後,第二日是顧貴妃下葬的日子,那天夜裏,陸潛揮退眾人,獨自留在靈堂,心緒低落,送顧貴妃最後一程。
趙美人突然出現,衣衫不整,往他身上撲來,陸潛躲了過去,趙美人撲了個空。
陸潛臉色不善,欲要喚人趕走趙美人,趙美人卻是脫了宮袍,鬢發散亂,露在外的肌膚,有著點點與男子親密時弄出來的紅痕,看起來似是與陸潛有了苟/且。
恰好這一幕,被趕來的皇上看到。
一環接著一環,皆是陸霖的計謀。
大鄴重視孝道,出現這等醜事,皇上急火攻心,下令把陸潛關在東宮。
陸潛深知這是趙美人及背後主使的計謀,他找到證明清白的證據,皇上卻是不願相信。
緊接著,又發生了守陽道長給皇上煉製丹毒一事。
陸潛並非沒有證據,他是太子,不會任人汙蔑,然守陽道長及趙美人汙蔑他的罪證呈到禦前,皇上下令把那些證據銷毀。
直到那一刻,陸潛終於意識到,他與顧貴妃,隻是皇上推出來的靶子,是皇上用來曆練陸霖的工具而已。
皇上的生母出身京城顧氏,顧老國公南征北戰,勇武過人,大鄴的建立,顧氏族人立下汗馬功勞。
顧氏枝繁葉茂,不斷壯大,顧貴妃是顧太後的侄女,顧太後為鞏固顧家的權勢,有意讓顧貴妃成為皇上的正妻。
隻是,皇上大婚的時候,顧貴妃年齡不合適,隻得作罷。
後來,皇上繼位,顧貴妃入宮,得了盛寵,風光六宮。
相比之下,皇後遜色不少,除了初一十五,皇上大多時間留在顧貴妃宮裏。
人人都以為顧貴妃聖眷正濃,皇上愛屋及烏,倚重陸潛,不惜更改宗法。
可笑的是,皇上早存了除掉顧家人的心思,皇上不會容許外戚權力過大,大得可以左右整個朝政。
皇上豈會不知道潑在陸潛身上的是些髒水,可皇上默許了,陸潛被廢,顧家會跟著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