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百廢待興(1 / 2)

第十六章 百廢待興

“先生今日怎麼有暇來我處?”徐海榮正在遊戲,卻看到了曹操求見,急忙讓人收拾,拉著曹操的手邀請上座。

“不敢,還請將軍上座,操所來有一事相求。”

徐海榮雖然對自己客氣,但沒有了原來的那種信任,隻怕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也隻存在與表麵而已,曹操也就不再寒暄,開門見山說道。

“哦?但說不妨,榮定當同意。”徐海榮對於曹操非常尊敬,一口就答應了他。

“劉瑾之事。”曹操非常簡單的說出。

“不可。”徐海榮未曾想曹操竟然為這個逆臣求情,臉色陰沉,一口回絕,當日在大殿之上,他當著百官麵進言,讓他麵上無光,自然懷恨在心,不殺他不足以泄憤,此事他已決定,就算曹操來也不能改變。

曹操笑道:“並未為劉瑾求情,隻是他的家眷也是無辜,不如放過。”

“亂世當用重典,這是先生親口對榮所說,榮一直謹記在心,難道先生卻要讓榮破例嗎?”徐海榮當即拿出了曹操當日的話來回複曹操,讓曹操啞口無言。

“先生來得正好,我讓廚房做了佳肴,正好可在府上痛飲,你我可有些日子沒有相聚。”徐海榮臉色輕緩,對著曹操說道,希望他不要因為一個外人而壞了兩個人之間的交情,曹操自然領命,隻是酒席間曹操並無興致。

“將軍,操欲離開洛陽,尋覓一地修心養病,還請將軍允許。”曹操在酒席上直接說出。

徐海榮當即停了下來,臉色凝重,曹操始終不肯歸附自己,不過很快就和顏悅色說道:“先生有病在身,洛陽城吵雜,想來也不是養病之所,不知先生想去何處?”

看出徐海榮的疑心,看來其他地方是不能去了,免得撕破臉,突然想到了一處,既是司隸之所,又遠離朝野,就對著徐海榮說了宛城。

徐海榮也感覺這個地方不錯,級沒有脫離自己,而且也是一個修心養性的好去處,當即就允許了,而且還封曹操為宛城太守。

曹操當即謝過,也就回去準備,早日離開這喧鬧之地。

“先生欲將離去,繡願跟隨先生左右,鞍前馬後,為首是瞻。”張繡聽說這件事情,當即來到曹操住所,對著曹操說道。

自從泗水關一戰後,張繡就帶領當日守城五百士兵,成為一屯將,曹操突然想起了張繡後期還是割據宛城的諸侯,難道真是天命?所以就同意他一同前往,第二日,早朝徐海榮上報了這事,中午,曹操就在徐海榮等人的相送下,帶著張繡和徐海榮批準的一千將士前往宛城。

第三日,前去搬兵的劉和沒有音信,就在洛陽東門,劉瑾一家老小三百餘口皆被問斬,血流一地,隨後拋屍荒野,此事之後,百官對於徐海榮忌憚,朝上更不敢說其壞話。

劉和此時卻被袁紹給軟禁起來,袁紹聽到劉和欲向劉虞請兵,就留他住下,派下人前往,結果劉虞那邊果然出兵兩千人,但卻被袁紹給吞了,劉和氣得大罵袁紹反賊,袁紹當即把這事告訴了徐海榮,徐海榮氣得派袁紹為討賊大將軍,攻打劉虞。

袁紹本來是劉虞手下,當日郭圖獻計,袁紹就與公孫瓚密謀,準備擁護劉虞為新帝,結果劉虞乃是皇室,又是忠臣,自然不敢做皇帝,結果兩個人就有了除掉他的心思,正好遇到此事,袁紹帶著本部人馬,公孫瓚也帶著騎兵,雙管齊下一同討伐劉虞。

袁紹、公孫瓚本是劉虞大將,如今一起反他,劉虞德高望重,卻非將才,一戰敗得一塌糊塗,幽州大部分都被袁紹和公孫瓚分食,而劉虞隻能靠著平日裏與外族的交情,引來了外兵救援,這才在幽州北方一隅之地苟活,在得知兒子劉和也被袁紹砍了的消息後,劉虞急火攻心,一命嗚呼,其手下部將隨即就投靠了公孫瓚。

袁紹因此與公孫瓚翻臉,兩方再次交戰,徐海榮說和,這才罷兵,不過兩方卻是懷恨在心,一山容不得二虎,北方幽州大戰在即。

曹操帶著一眾人馬來到了宛城,此地還很貧瘠,倒是民風古樸,隻是匪盜橫行,曹操一來就剿滅了當地出名的水賊,其他勢力都隱匿起來,宛城一片安平,一時間宛城百姓所稱讚。

張繡新任將軍,剿匪出名,深受百姓愛戴,涼州精兵來到這裏後,百姓夾道歡迎,送來食物和米酒,倒是進了司隸之後,第一次此等待遇,心中更是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