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公子頭也不回地走了,等赫連衣終於從憤怒中清醒過來,才發現自己的身上已經出了一層冷汗——白衣公子言之鑿鑿,赫連衣到底還是怕了——人,總會偏於相信壞的預言。
小廝們見赫連衣半晌沒有動靜,陪著笑說:“表少爺不必把那些瘋言瘋語放在心上,大喜的日子,莫讓那些嫉賢妒能的小人影響了興致——您還去禮部瞧文章嗎?”
興致都敗壞了,還去什麼呢?赫連衣冷哼了一聲,轉身返回甄府:“改日吧!”
陛下給江夏王接風慶賀的宴會,排場還算不上大,尚且不足以成為街頭坊間百姓的談資,當然,就算排場大吧,赫連衣是不會在意這些的。赫連衣現在要準備的,是即將為新及第的士子們舉辦的曲江宴。
其實早在張榜之前的幾天,甚至早在赫連衣參加春闈之前,就已經陸陸續續有好幾個豪門大族或學士大夫,或請媒人、或親自登門,來甄府為自家女兒招婿,更令人瞠目的是,他們的目標不隻是赫連衣和甄家大公子甄昱卿,還有甄家二公子、年僅十六歲的甄昱臣,搞得原本有些心理準備的甄大人為了搜羅各種推脫的借口而手忙腳亂。
其實說起來並不是甄家和赫連家眼光高,相反,這兩位大家長一點都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高攀哪一家的貴人。他們是前朝的遺臣,好不容易爬到這個位置,需要步步小心才行。
三月初六,曲江宴如期舉行,宮中一片忙碌景象。這是翊朝建國以來的第四次科考,一切順理成章,並不混亂,唯有一件新鮮事值得一提,那就是明威將軍周眉語要來湊熱鬧。
這位巾幗將軍,傳說雖通曉兵法韜略,槍棒也使得出神入化,奈何是個文盲,大字認不得幾個。她之所以來參加,乃是江夏王逼迫的。
江夏王早年有兩個兒子,可惜一個年少病夭,一個前年戰死,他又沒有其他侄子之類的後輩,已經無人能繼承他的爵位了。不過這位能征善戰的周將軍頗投江夏王的脾氣,最近兩年,江夏王府的大小軍務,倒是多依仗她打理了,所以她在軍中的地位也很高。雖說她隻是個女子,但並不代表她不會繼承江夏王府大半的軍權,畢竟女子掌兵權在曆朝曆代都有先例。
江夏王也知道,朝廷上有頭有臉的王族大臣們,都眼巴巴地等著在曲江宴上物色乘龍快婿,當然啦,這些千挑萬選的士子中的翹楚們,說不準有哪一個就能封侯拜相呢,頂不濟了,也有官做,衣食無憂。
所以啊,他認為自己的女兒也決不能落後。
江夏王厚著臉皮在皇帝麵前求了兩次,才把周眉語塞進曲江宴,還妥帖地找了兩個軍中的文官跟著,再三囑咐,一定要讓周眉語找到一個可心的男孩子。
周眉語穿著全套的鎧甲、提著隨身寶刀,去了。
周眉語明顯不願意接受養父的好意,她不喜歡和那些酸腐書生打交道。既然是迫不得已,她不在意把這個宴會攪個底朝天。
幸好幸好,把守宮門的禦林軍將周眉語攔了下來,讓她將那把唬人的大砍刀卸了下來,這才不至於把陛下和那些連切菜刀都沒見過的書生們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