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命案(1 / 2)

聽宋易安說要爭取赫連衣的支持,姬姝疑惑地說:“你不是說,赫連衣發現了你的秘密,必須除掉嗎?怎麼又改了主意?”

宋易安說:“無論是在隆慶酒樓還是在大殿上,赫連衣都在盡心竭力地護著我。所以我想,這位不經世事、初生牛犢的大少爺,或許比我想象的要單純的多,他當初戳穿我,隻是為了賣弄一下小聰明。這樣的人,或許更容易為我所用。若真是如此,不隻是他,他的整個家族,都會成為我翻盤的籌碼!”

姬姝覺得,今天的宋易安尤其讓人害怕,她頓了頓,到底沒有憋住,將疑問問了出來:“你——想怎麼做?”

“很快就會有好事降臨,你拭目以待。”宋易安帶著狡黠的笑容說。

前來朝賀和進攻的使臣們,好像真覺得中原的飯好吃似的,短短兩天時間幾乎全到了京城,就算波斯使臣,也已經進入了國界。鴻臚寺的官員們忙得腳不離地,又要小心伺候,又不能失了天朝威嚴,精神打了十二分,唯恐自己的微末官職被長官收了回去。

可老天爺就像是跟他們對著幹一樣,當天晚上,就發生了一起讓他們直想找豆腐拍死自己的案子。

居住在典客署的靠著東角門的東瀛國使者,是第一批住進來的客人。或許他們來的次數比較少,有了“物以稀為貴”的錯誤意識,又仗著自己有長刀傍身,趾高氣揚地挑選了位置最好的院落,完全不聽從鴻臚寺大人的安排。若是遇到鴻臚寺大人們一點輕慢,就會高聲嚷嚷起來,半點使臣氣度都沒有,嘴裏偶爾蹦出幾句中原官話,還嘟嘟囔囔聽不清楚。

為了保證客人們的安全,鴻臚寺的大人們請他們暫時卸下隨身的長刀,交給鴻臚寺專門人員看護,可他們非但不聽,還無禮地推搡辱罵。整個鴻臚寺甚至連帶著典客署的各國使者,對他們的意見越來越大。

意見歸意見,事情還是要做的,更何況這是建國十多年以來,最盛大的外交活動了,千萬不能有差池。

事與願違。

就在當天晚上,東瀛使者的院子裏傳出一聲淒慘的嘶吼聲,聲音很大,把當時當值的幾位大人、護衛以及住在附近的高麗、西涼兩個國家的使者引了過去。小小的院落,頓時人滿為患。

東瀛使者的副隊長死在了自己的房間裏,這位白天叫囂得最歡的人,脖子上留著刺目的切痕,胸口插著自己的長刀,死不瞑目。房間裏打鬥的痕跡很小,可以說凶手一擊成功,切斷了他的喉管,最後在他的胸前補了一刀。他身旁的桌子上放著一塊白色的絲帛,絲帛上用血寫了一個大大的“忠”字。

還沒等著東瀛人吵嚷起來,鴻臚寺的幾位官員已經嚇得麵無人色,鴻臚寺少卿言末,年僅二十五歲的謙謙公子,癱軟在地上,幾乎要昏死過去。

沉寂了近十年的忠武衛,又回來了嗎?

你回來可以,能不能不砸我飯碗啊!

一時間,東瀛人要討個公道,其他國家的使者要尋求保護,還要向大理寺和刑部報案。漫長的黑夜裏,典客署亂成一鍋粥。

宋詡是在第二日早晨得到消息的,在此之前,人們已經開始議論,趙王剛剛解除囚禁、開府建牙,最不能出差錯的地方就發生了忠武衛刺殺案,趙王宋易安果然人如其名,送走了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