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步步為營(2 / 2)

站在皇帝身邊的、將大刀立在地上充作手杖的男人,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儲容敬之。他入主東宮十一年了,也覬覦皇位十一年了。

十一年,太久了。

久到他習慣了彎腰走路,久到他下意識地把每一位皇子都當做生死仇敵,久到他戰戰兢兢地做每一件事,還要考慮如果不夠完美會接受什麼樣的懲罰,久到他用盡心思修飾自己的一言一行,每天睡覺之前都覺得頭昏腦漲。

太久了,也太累了。他的父皇不能讓出那個位置,隻能由他搭把手。

現在是最好的時機。

趁著江寒沉浸在失去胞弟的痛苦之中無暇他顧,趁著他的父皇還沒有狠心決定廢黜太子,他金蟬脫殼,逃離了肅州,回到了京城。

回到京城,恰巧遇到怡妃為江寒憂心,被容慕之央求,準備去靖邊王府見江寒一麵。容敬之覺得這是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將京城的局勢攪得混亂不堪。

他派人在怡妃探望江寒回宮的路上,毒死了怡妃,並馬上向容慕之報喪。他想,容慕之應該會有兩種反應。

第一種,他將怡妃的死怪在江寒的頭上,帶兵包圍靖邊王府,與江寒鬥個你死我活。這是容敬之最想看到的局麵,他可以坐收漁翁之利,用很少的兵馬穩定京城局勢,進而在一眾朝臣的擁護下,逼迫父皇退位讓賢。

可惜容慕之選擇了第二種,好在,也在容敬之的意料之中。

容慕之沒有將怡妃的死按在江寒的頭上,他先進宮調查情況。隻是多年的沙場征戰讓他每一個細胞都敏感警惕,很快發現宮禁中的布防與往常不同。在禦林軍發動襲擊之前,他逃離了。

隻是他沒有馬上逃離禦林軍的追殺範圍,一番廝殺之後,他傷痕累累,這才消失在怡妃的寢宮附近。

沒有在最短時間殺掉容慕之,是容敬之始料未及的,不過他還算看得開,相信容敬之的頭顱,會很快擺在他的麵前。

剛剛司馬瓊告訴容敬之,河間王蘇信臨時倒戈,非但沒有聽從容敬之的安排,還解除了派出去解決江寒的禦林軍的兵權。

容敬之自然是大罵了蘇信一頓,奈何蘇信不在他眼前,罵也是徒勞。好在他還有後招,好在他的好父皇已經落在他的手裏,容慕之落網也是早晚的事,隻要有這些籌碼,他不相信江寒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來。

江寒帶著人走了進來。

一千人在外戒備,五百人跟隨江寒踏入正陽殿。想著無論如何不能讓容敬之一黨逃脫,江寒甫一入殿,便讓人關閉了正陽殿的殿門。

她要讓容敬之和他的父皇全部死在她的手裏。這是對她自己的安慰,也是對容慕之的交代。她不希望新君即位後,背上弑父殺君、殘害手足的罪名。

大殿上光線昏暗。到處都擠滿了人,帶著兵刃的,帶著弓箭的,都圍在玉階周圍。黑壓壓的,讓人覺得沉悶得窒息。

麵對站在他麵前的江寒,容敬之將手上的刀抵在他父皇的脖子上,說:“江寒,你不在家裏好好抱著你弟弟的屍首痛哭,來皇宮裏多管閑事,讓我不得不誇你一句忠君護國啊。你的兵馬確實厲害,不過你也要想好了,敢上前一步,我就殺了你的皇帝——你不是急於向他表忠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