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收費(1 / 2)

元旦後,華影《大業》項目部的辦公室已經是熱火朝天。

《大業》由第五代導演中的翹楚黃健興執導,華影的老總韓三屏擔任總製片人。它是一部獻禮大片,從籌備初期就吸引了來自各方麵的目光。最誇張的就是演員陣容,全華夏大大小小數百位演藝明星都參與了進來,而且全都是零片酬出演。

明星演員們對這部戲非常重視,有的明星的角色隻有幾句台詞,卻也在事先準備了該曆史人物的幾百頁資料,進行學習揣摩。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部電影在籌拍階段,各方麵就已經非常重視,音樂和聲音設計部門,在劇本階段就已經參與其中。

而《大業》的音樂總監,是著名作曲家舒南。此時,他正在苦惱地戴著耳機,看著曲譜。

《大業》在這部影片中有很多開會的場麵,人物多,對白量大,演員台詞政治性很強。觀眾們往往會對這種場景的戲很排斥,覺得很枯燥,非常容易導致影院內昏昏欲睡。

但是這是一部曆史戲,這些內容又不得不拍,而此時,電影配樂的重要性就體現了出來。

優秀的電影配樂聲,可以極大地刺激觀眾的聽覺,調動觀眾的情緒,產生一個“場”,一個讓觀眾心靈共振的場。

而這樣優秀的配樂實在是太少了。《大業》這部戲,非常需要一段壯闊瑰麗、飽含感情、又能抓住人心的旋律來襯托那段史詩般的年代。

雖然向業內募集主題曲的活動,收到了大量的來稿,但是海量的作品中,並沒有能讓舒南感到滿意的旋律。

這實在是太難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曲也是這個道理。舒南知道,這件事情,最後很有可能落到自己頭上,但是他自己也清楚這個任務不是那麼容易。

這可是獻禮大片,一切都需要行業內的最高水準,根本沒法糊弄。

這回隻有自己上去拚命了,舒南歎了一口氣,拿起耳機戴上,眼前是收到的最後兩份曲譜。

曲名都很奇怪。一首叫《epilogue》這在英語是尾聲的意思,另一首則更是詭異,在曲名處寫著《tenn》但是這個單詞似乎沒有寫完,又被叉去了。而落款是名不見經傳的林飛音樂工作室。

“林飛?”舒南周了皺眉頭,“應該是《舌尖》主題曲的作者,旋律很不錯。”

他按下了播放鍵。

閉上眼睛,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隨著旋律在他眼前緩緩展開。

《epilogue》這首曲子來自林飛前世的韓國電影《太極旗飄揚》,作曲是韓國的李東俊,這首曲子,非常煽情,後來被各種影視劇采用,包括《士兵突擊》。

《tenn》其實就是林飛前世電影《珍珠港》的配樂《Tennessee》,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創作,這首曲子是如此出色以致於觀眾們曾經戲言:導演邁克爾貝為了給漢斯季默的這首曲子拍mv,花了一億多美金拍了《珍珠港》。林飛寫歌名時意識到這歌名不行,又沒有想好別的名字,就把寫到一半的單詞給劃去了。這首曲子感染力非常強,也是各類節目感人片段時經常采用的旋律。

且不論這兩部電影的內容,單就這兩首曲子來說,絕對屬於戰爭類題材電影的頂級配樂。

舒南一聽完這兩首曲子,震撼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這麼優秀的編曲,一來就是兩首,這個林飛音樂工作室這次可真是一鳴驚人,直接甩出了一對王炸,把所有其餘的候選配樂都碾壓了。

他自問以他自己的水平,也絕對作不出更好的作品了。

就是這兩首曲子了!舒南心中做出了決定,立即興衝衝地將這兩首曲子發送給了導演黃健興與製片人韓三屏。幾位大佬立即拍版定下來。

“盡快聯絡林飛工作室的人,簽下音樂授權。”發送過來的音樂,隻能算demo試聽,劇組要在電影中使用,還需要獲得林飛工作室的正式授權。

林飛正在和虞雨晴品茶。漳州地處閩省,當地茶文化盛行,無論在哪裏都要喝一杯功夫茶。

小鞋子票房大賣,兩人都是神清氣爽。

林飛看著對《小鞋子》的影評,不由笑出聲來。

“這是在拍電影還是在在秀音樂?太好音樂太多反而會喧賓奪主搶掉整個故事,使得人們觀看影片時忘記劇情而專注聆聽音樂。”林飛念道,“沒想到還有這種批評,果然批評是門檻最低的。”

虞雨晴一邊喝茶,一邊翻看《灌籃高手》的劇本。

“這個結局…”虞雨晴皺了皺眉頭。“湘北最後還是沒有拿到全國冠軍嗎…”

林飛點點頭,大的劇情方麵,他要忠於原著:從邏輯上分析,沒有板凳深度,傷兵損將的湘北,能夠全員超水平發揮戰勝衛冕冠軍山王,已經是奇跡了。而下一場人困馬乏,人員不整,所以慘敗才符合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