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正觀,靜思堂。
大堂有點大,近乎100平方,上首處懸掛一副三清老祖的畫像,沿著畫像下側的是一張紅漆案台,沿著案台再往下是左右排開的兩列蒲團,一直延伸到門口,共20個,完全可以滿足道觀內弟子的修行需求。
不過來這裏靜心參悟的主要是掌門和師叔伯們,因為這100平方的大堂四周竟沒有窗,光線無法透牆而入,除了牆上的排氣孔能提供出些許光亮外,裏麵黑黝黝,空蕩蕩的。
年輕的弟子們自然受不了這樣壓抑的環境,寧可在自己的廂房裏,院子裏,或道觀附近的懸崖邊上修行也不會來這裏,那裏至少光線充足,環境舒適。
但掌門說,我們將道觀建在遠離人煙的深山,是為了避免俗世的幹擾,這靜思堂簡陋至極的陳設以及幽暗的環境,也是為了讓修煉者能盡可能地不被外界打擾。但我不會強迫你們,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隻要年末的修行指標合格,場所我不在意。誰要是不合格了,以後必須每天來這裏靜思。
然而雲正觀對於弟子們的要求總體上還是寬鬆的,到了年末,境界和功法上隻要有相對的增長,哪怕隻是增了一分,就一律放過,倒也沒幾個人被逼著來這裏修行。
而今天有個弟子一進來就迅速鎖了門,隨意扒過一個蒲團就坐在上麵認真修煉起來,他修煉的是吐納術,養氣訣,一輪大周期走完需要45分鍾這樣。但這一次隻花了半個小時,那弟子就走完了,然後緩緩收起功法。
“掌門不愧是掌門,高瞻遠矚,知道讓初學者自行選擇修煉場所,可以先培養起興趣,在前期逼迫太緊,很容易激起弟子的抗拒心理,尤其當弟子們的資質普遍都低劣的情況下。不過話說回來,在這裏運行養氣訣確實能提高效率,至少有三層這樣吧。哎,年輕人就容易被紅紅綠綠的事物吸引,在這裏一切顏色,聲音,實體被強行撤去後,果然能讓人內心不再那麼躁動。看來以後我心不靜時可以多來這裏,”蒲團上的弟子叫陸章,他緩緩站了起來自語道。
然後他皺了皺眉,因為一抬頭就看到了三清祖師們的畫像,盡管畫中三仙慈眉善目,神情泰然,作畫之人顯然也頗有功力,但對陸章這樣一個穿越者來說,他還是有點不習慣屋子裏掛上三個老頭的畫像。
於是他扭過頭,看向緊鎖著的大門,沉吟:“也不知道走了沒有?”
他在想早上的事。
今天一大早的,就有一堆人來道觀門口叫罵,為首的還是個中年婦女,嗓門特別粗大,一開口就是“鍾曦雲,你個騷狐狸,給老娘滾出來!”
陸章當時在屋子裏正參悟養氣訣,聽到響聲就走了出來。作為道觀內的戒律弟子,他有義務巡查道觀裏的任何風吹草動,所以第一時間就湊了上去。
他沒有靠近,而是站在遠處先觀望一會兒,見道觀的大門口已經擠著一群人,罵罵咧咧的,有個中年婦女罵得特別凶,陸章不急,仔細聽那中年婦女罵街的內容,想從髒話中找出點關鍵信息,比如鍾曦雲,這是陸章的師妹。同時還向身邊的其他弟子探問更多的細節,所以不到一會兒的功夫,他就拚湊出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但整個事情讓他大跌眼鏡,說是曦雲師妹到附近一個叫石店鎮的鎮上去給一個叫李九的治病,那李九是鎮上的居民,得的也就是個常見的傷寒,按理說這病找當地的大夫就可以了。結果,李九的病情可能存在多種並發症,單純的傷寒好治,一旦多了並發症,如肝脾腫大,腸出血,就比較麻煩了。鎮上的大夫顯然醫術並不高明,於是越治越糟糕,眼看著人要不行了,李九的老婆,也就是那個正站在道觀門口罵街的中年婦女,就求到道觀裏來了。
修道者,不願介入凡俗之人的生老病死,但那是對於修煉有成,已經築基的修士而言,作為修煉界最底層道觀的練氣弟子,他們有保一方平安的職責,這是一個來自上宗的硬性指標。所以,若有人真心誠意上山來請求幫助,雲正觀也會派人下去處理,比如治病救人,以完成上宗要求的“功德”指標。
弟子中,鍾曦雲師妹是懂點醫術的,她隨著李九的老婆當日便一同下山了,到第三日,便一人返回,說是那李九的病情其實不算嚴重,隻是被鎮上的大夫用錯了藥物,才顯得岌岌可危,現已基本得到控製,隻要靜養一個月就能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