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歌看到弟弟的轉賬以及發來的信息,她也沒有多想什麼,直接點擊接收,然後回複弟弟,說她這邊一切順利。
顧文舟看到姐姐的回複,依舊麵無表情,便懶得再回什麼了。
顧清歌並沒有對弟弟的這種行為感到奇怪,因為在少女的記憶中,爸媽確實總是通過弟弟給她打額外的錢,弟弟發來的信息以及冷淡的態度,突出一個他就是爸媽的傳聲筒、工具人,一切都是爸媽的任務罷了。
少女根本就想不到,比她還小兩歲的弟弟,已經很會搞錢了。
顧清歌的金色神級測謊技能也沒起作用,原因是這個技能隻能當麵判斷說話者是否說謊。
說到底這個技能的原型,就是根據微表情、肢體語言之類的來測謊,隻不過它的品級達到神級後,效果就變得極為誇張了,讓她堪稱人形測謊儀。
收到錢的顧清歌自然心情不錯,因為她正好缺錢去注冊《小情歌》的版權。
這個平行世界的作品版權保護得極好,相應的,注冊版權的費用自然就頗高了。
像《小情歌》這種在地球就被很多人翻唱、傳唱度頗高的歌曲,就更有提前注冊的必要了。
接下來若的別的歌手想翻唱這首歌,那就要花錢購買版權。
在為歌曲注冊版權的時候,顧清歌又順帶著將《致橡樹》的版權也注冊了。
因為她發現,在這個平行世界的華國,藝術氛圍比較濃,類似原世界的八九十年代,現代詩人非常吃香,文壇地位頗高。
有些敗類甚至假裝流浪現代詩人,將自己包裝得特文藝的樣子,就這樣甚至能白睡到那些崇拜詩人的女文青,輕鬆騙吃騙喝、騙財騙色。
既然如此的話,那顧清歌也不介意擁有一個“現代詩人”的頭銜,就當刷逼格了。
事實上,在藝考初試之後,顧清歌的名聲就不脛而走,有些本就喜歡現代詩的詩迷,都對這位極具才華的美少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美少女其實並不稀奇,詩人也不稀奇,但這二者結合,自然就讓人心生好奇了。
顧清歌搞定這一切之後,藝考的複試也如期而至。
複試的地點依舊是在華夏藝術大學,不過卻已經不在普通的教室,而是在華藝那氣派的大禮堂中。
大禮堂正中央就是舞台,通過初試的考生們,將在舞台的中央向考官們展示自己的才藝。
觀眾席上,除了等待考核的考生之外,當然還有各路媒體記者,官媒、自媒體的都有,甚至還有娛樂經紀公司的星探,以及一些混進來看熱鬧的本校甚至外校大學生。
在這個世界,像華夏藝術大學、中央藝術大學、海都藝術大學這種頂尖藝校一年一度的藝考,都是備受關注的,尤其是複試。
畢竟初試的考生實在太多了,形體、素質又參差不齊,再加上隻考核台詞,那種台詞不好的考生朗誦起來,隻會讓現場一片尷尬……
而經過了一輪初試篩選出來的複試考生,且不提他們的才藝到底如何,單單隻論長相氣質,就已經足夠養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