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言不順。在這種時代,可不是一句空話!
這裏頭的彎彎繞繞,全是鴻溝。
時間一久,早晚出現奪嫡之事。
周通海張了張嘴,最後還是頹喪放棄。
宗支不去守家,你就是不孝,不孝會被人唾棄啊!
反正不管怎麼操作,楊定橫豎都是贏。
血賺。
朝會結束。
一群大臣臉色各異。
隻有幾個本就是直隸州內的世家,一片平靜。
反正他們沒差,回頭發配一下看不順眼的旁支,繼續當他們的地主老爺。
可偏偏一些遷進來的家族頭疼。
不走就是他們不孝,可走了又不甘心。
畢竟旁支都能有帝都戶口,可他們隻能眼巴巴的外邊吃點油水。
說出去,真心不爽。
對於旁支的怨念,一下子就浮現了起來。
這也是楊定想要看到的。
“陛下手段高明啊。”謝青山跟在楊定身後,一臉讚歎說。
一側的馮裕也點頭道:“確實如此。日後,嫡係旁係之間,必然衝突不斷。”
“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反之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於邦內。世家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楊定改了孔老夫子的話,兩個老頭兒品味了一番,妙妙妙的叫個不停。
這一段話的意思講述分配的重要性,一個國家或者家族內的分配不怕少,而怕不平均。而家裏不在窮,而在不安定。財務分配合理,就沒有貧窮,上下和睦,就不用擔心人少,社會安定,就沒有分崩離析的危險。反之,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穩定統一;反而在境內策劃興起幹戈。世家憂患,不在顓臾,而是在內部。
而世家內嫡係要多的土地資源,旁係不甘,再被楊定特地的分化,早晚內部衝突不停,分崩離析。
然後接下來,楊定隻需要花點小錢,收攏旁係,把他們扶植起來到可以和嫡係對壘,加深仇恨,不用三代,可能二十年內就老死不相往來。
“對了,今科科舉如何了?”
楊定緩緩問道。
“陛下,科舉還在舉行,大約還需要四日。”
跟第一天的一口氣四科比起來不同,餘下八科,分成四天考。
這畢竟的照顧可能發生題目衝突,所以考試時間是又變化的。
“那注意糊名和謄抄再來批閱。絕對不能有任何作弊的機會。”
楊定又叮囑了一句,讓馮太師、謝太傅兩人表示讚同。
開科取士要的就是一個公平,雖然第一屆全是世家在爭奪,但也不能有差錯。
不然不能服眾。
因此,禮部教育司主官現在還在小黑屋裏改卷子,還得關上好幾天,動彈不得。
“等教育司司正出來了,立刻讓他給字定音,今年之前,修出《字典》。”
楊定說罷,眼中閃過一抹凝重:“這麼久了,北麵也該有動靜了。”
馮太師、謝太傅麵麵相覷,立刻說:“陛下,靖國一定能贏的。”
“希望如此。”楊定笑了笑,轉身回到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