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對五羊城內反應一無所知。
但他坐在車輦上,正看銅州推動合作社化進程的奏報。
至於去跟曜族相王的事情,也往後推了。
畢竟他的傷還沒好,同時還得在銅州各地走一走,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陛下,關於合作社的法令,真的要讓合作社開放公司運營執照嗎?”
蔡颯憂心忡忡的看著皇帝推出的合作社法案。
這玩意兒看起來好用,但楊定給的是公司運營的執照。
而公司需要交的稅可不低。
什麼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等等。
仔細算下來,一個合作社如果單單種植水稻,可能不僅不會有收入,反而會賠得精光。
這簡直就是惡政,誰會傻到去參加合作社啊?
“是給公司執照不假。”楊定笑了笑說,“不過公司的起征點和稅收,朕決定降下來點,並且有完整的稅務征收條例,也不會有人濫收。最後相關的合作社是有補貼的。”
楊定看蔡颯沒有反駁,繼續說道,“之所以用公司執照,是為了盡可能讓更多人參與進集體經濟之中,減少個人獨資或者壟斷發生,以防止貧富差距的快速擴大。
而且合作社從來不是以個人為單位入股,而是以戶為單位入股。
現在國家朝廷可以入股合作社,但不用管事,每年拿走屬於自己的一部分分紅,順道替百姓解決一下資金缺口就行。”
蔡颯細細思考楊定的話,還是蠻有道理的。
“陛下,前頭就是甘糖縣了。”
車外的陳安撩開簾子說。
楊定頷首說道:“直接去甘糖縣的小屋鄉蔗糖合作社裏。”
“喏。”
陳安放下簾子,讓後邊的人抓緊驅動車子,帶著楊定他們去小屋鄉。
“銅州產糖,卻因為百姓分散,人力不足等等問題,導致各家百姓的產量不同,貧富差距極大。
但朕聽說,小屋鄉的鄉長周佐恩,卻是個伶俐的人。
自從朕下旨銅州建立合作社以後,由他牽頭找皇家銀行借款,拉攏百姓參加合作社,將小屋鄉內蔗糖合作社打造得有聲有色。
一千戶小屋鄉百姓,開山拓荒,建養殖場,養魚場等等,在甘糖縣可謂遠近聞名啊。”
蔡颯點了點頭說,“周佐恩雖然隻是八品官,但確是一個實幹人。他曾是先帝時期就在的老臣,曾經官至戶部員外郎,後來層上書建言陛下親賢臣,遠小人,被陳政貶為甘糖縣縣丞。後來陛下整頓官製,他才改為小屋鄉鄉長。”
一聽這話,楊定恍然道:“看來先帝在時,留下能臣無數,回頭勞煩蔡先生幫朕整理一份能臣名單,隻要接下來一段時間考核確定俱是有能力者,朕會酌情提拔的。”
“喏!”
蔡颯拱手,對皇帝賢明的模樣感到心滿意足。
他蔡颯最喜歡看到主上開明,如此一來,才能有更多的施展空間,多年的抱負也不至於無處施展。
小屋鄉。
楊定踩著凳子上下來,放眼望去,甘蔗林成片成片的,統統高達五米,最高有一片六七米的甘蔗林。
楊定有點驚訝問:“這是什麼品種的甘蔗?為什麼比朕看過的要高這麼多?”
這裏的甘蔗可比他原來看過的甘蔗平均高度都高了一倍。
似乎自己所在的世界,每一樣常見作物都比原來看到的要更大。
具體原因楊定也不清楚,但就是真的大。
“陛下,此物名叫青玉甘蔗,含糖量高,多為銅州各地種植較多的甘蔗。”
蔡颯解答楊定的問題。
所謂的青玉甘蔗,就是一些青色皮膚的甘蔗。
“那他們也快成熟,可以拿去榨糖了吧?”
楊定踱了幾步,看罷以後,對蔡颯繼續問。
“算算時日,也快十一月了。可以拿去榨汁了。”
蔡颯想了想,現在是德安九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距離完全成熟也可以了。
“甘蔗是好東西,可以用來榨糖,釀酒,入藥。甘蔗渣甚至可以用來造紙,做飼料,肥料等等可謂一身是寶。”
楊定讚了一句甘蔗之後,看到幾個人匆匆從附近村裏跑來,一個穿著短褐的中年人看到楊定,立刻拜倒:“臣周佐恩參見陛下!”
“免禮。”楊定趕緊上前攙扶起他說,“看周卿如此,應該才從地裏出來吧?”
“啟稟陛下,確實如此。臣正在帶領合作社百姓收獲甘蔗,然後開墾,拓植,準備養殖等各項事務。”周佐恩很激動。
畢竟皇帝不僅攙扶了他,還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怎麼能叫他不激動呢?
“原來如此。那不知周卿可否帶朕參觀一下你最近的工作。”楊定讓陳安去叫來銅州的主官們,“也讓銅州各級官員學習一下,該如何才能建設好合作社。讓百姓可以發家致富,並且再無後顧之憂的為了國和家征戰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