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的大軍正在北上。
第二日,時值黃昏!
昨日北麵的鎮南關湖內的火,也散了。
湖麵上,已經分裂成兩處戰場,一處正和靖國搶下來的戰船正在交錯搏殺,早早的因為接弦戰,大量的士兵正在你整我奪。
每一艘船都是雙方爭奪的焦點,每一寸甲板都流淌了雙方士兵的鮮血。
隻要能搶下一艘船,立刻就會有士兵架勢他,朝著水寨衝過去。
辰國的目的是增強攻打水寨的兵力,而靖國的目的就是為了破壞辰國現在的水麵戰陣。
但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林匡山都在親自帶著手下士兵衝鋒,嘴裏還喊著:“你們不僅僅是為了靖國!更是為了你們!想想你們的子孫後代!打贏這場仗他們都能獲得更好的教育,過上舒適的日子,再也不用跟以前一樣惶惶不可終日了!”
靖軍,就在林匡山不斷打雞血下變得嗜血,以三三配合的優勢,將船一艘接著一艘搶下來。
除了這裏,另一邊的趙律也用了相同的手段,主要是四十二旅中的士兵多為中年人。
家中或多或少都有子嗣,他們上戰場拚搏的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為了給子孫後代換來更好的教育。
為了不讓士兵們有後顧之憂,靖國是有規定的。
凡是戰死,其子嗣或者女兒會自動獲得同庶民爵(隻有讀書或者未來從軍才能轉正。並且同爵一直到男子十八歲,或者女子十六歲),並且朝廷會撥出官田,雇傭奴仆給孩子耕種。
並且孩子的上學問題朝廷解決,至少要保證孩子學到十五歲。
正好十畝地年收入,差不多能養活一個孩子到十五歲學成。
當然更重要是,孩子的母親若是在孕齡,是必須改嫁的。
因為人口實在是靖國的弊端,本來楊定打算讓他們守寡就算是將士們交代,但是袞袞諸公無人讚同,全部持反對意見,就是一定要保證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
無奈之下,楊定隻能選擇答應下來。
但還是給了人性化的規定,那就是年歲十六歲以下、或超過三十歲的女子,可以選擇不嫁,並且將會獲得丈夫的田產使用權。
當然,這跟遺產繼承本質上是有衝突的,也是一筆爛賬。
但不代表不能用來忽悠。
所以這群中年人為了博出一個未來,一次又一次的頂著箭雨,冒著被敵軍從兩側衝過來的刀鋒,血戰不退!
猶如高效的收割機器,頂在水閘的一個斜坡上,一槍一刀,不見血是不會還的!
“這支應該是靖國的鐵軍了。”
站在鎮南關的城頭上,唐若青看著軍隊的表現,以及從一夜殺至晨光初升的四十二旅,一臉凝重的對身邊看傻眼的雍王說:“關鍵是他們的連甲胄都沒有,身上除了皮甲就是絲綢布甲,隨便釘上幾個鐵片銅片的甲胄啊!但凡有一支三百人的鐵甲軍在,將會無人是他們的對手!就算我們把五萬人全部壓上,依托水寨地利,至少能堅持一天!”
“真有這麼厲害?”
雍王的聲音在顫抖:“那麼靖國能披鐵甲的士兵,得強到多大程度?”
說罷,他看了一眼後方叢林裏搖曳的軍旗,不知何時掛上去的,但天空上飛鳥正在懸浮,不敢進入林中。
並且時不時傳出馬鳴,就好像巨獸一樣死死盯著他們。
隻要鎮南關一出兵,那他們就有可能衝出來,然後將關隘奪下!
現在,就是比誰更耐心了!
唐若青也很無奈。
就是因為外邊這一支軍隊,他連一萬人都不敢派出來,下邊征戰的全是張江虎的部隊。
自己這裏又不能隨便放箭,不然這一箭射下去,敵我難分,回去肯定被參一本。
隻能遠遠的看著。
“我怕林子裏的人會堅持不了多久。”
趙律指揮著戰鬥,眼底閃過一抹凝重。
林子裏是有人的,但不多,全是之前突圍出去的傷兵。
趙律為了讓辰國的大軍不敢南下,他采用三十六計之一的瞞天過海,忍著痛派出了一百多輕傷士兵,帶上旗幟和戰馬,沒入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