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機會啊!”
幾個光氏老頭兒嗬嗬笑著。
“可不是一個機會嗎?這幾日,英國夫人接連送來信件,希望華恩幫忙,救下自己被控製在皇宮內的女兒。我們也調撥了兵馬,潛藏在主街之上。
隻要等到皇後祭典和放風箏後發放巧果時,趁機上前搶下皇後。接下來隻要我們速度夠快,一定能殺回宮中。”
若是楊定聽到這幾個光氏族人的話,必定會大為感慨。
還真是隨便丟個套兒,嗅到了必勝的機會,這群野心家就不會放棄如此良機。
不過也好。既然有人配合出演皇帝定下的劇本。
那就看成果吧。
皇後上街,一路嚴加守護。
李絳和陳安更是侍立在皇後身邊,當然最重要的還有一個白蔥。
他就在邊上,盯著一舉一動。
這一次,他承擔了一個極大的角色。
皇後給織女上香,接著上禮樂,大量宮娥在廣場之上跳宮廷樂,訴說織女在天上做一邊做巧果一邊思念郎君,而牛郎正在尋找喜鵲進行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
但是這部劇裏麵有些地方與地球的民間傳說不同。
比如當年是西王母下令一年一次相見,但怎麼上去靠自己。
但牛郎有喜鵲幫忙,就能見到織女。
但這裏的七夕傳說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種喜鵲每年會在七夕時聚群求偶,但因為每次地點都不一樣,於是牛郎每年都會提前一個月出發,帶上紅繩去抓一隻喜鵲綁它腿上,一路追隨。
一路艱難險阻,牛郎都一一克服,十分可歌可泣。
最終找到鵲橋,然後走上去,與織女相見。
織女為了犒勞郎君,巧果就送上來喂自己的夫君,而紅繩牽鵲,也就成了大陸獨有的成語。
意喻:媒婆牽橋搭線。
雖然與地球的傳說不同,但標的核心都是讚頌愛情的美好,然後催促大家結婚。
當風箏飛上天空,此時已經黃昏。
進行了一天典禮的宇文小鳳已經很累了。
可是她不得開始發放巧果。
當然不是隻有皇後一個人,還會有命婦協助,說白了這種典禮還會有交際的意義存在。
是皇帝皇後聯絡大臣感情的一種方式。
當英國夫人(皇後母親,也是楊定的丈母娘)出現,並且在發放巧果給路過的每一個女子的時候,突然她一下拉住皇後,朝著女子堆裏擠,同時大喊:“快走!有人劫持皇後娘娘!”
這一嗓子猶如信號,原本正在領取巧果的女子中,立刻出現數個男扮女裝的武士,快速擠開女子群體,將皇後護著往後跑。
同時被驚到的還有陳安和李絳。
雖然心中知道這是皇帝的謀算,但完全沒想到世家們會做足了準備。
至少六七股勢力同時現身,開始朝著皇後方向聚攏。
“啊!”
又有一聲慘叫,整個七夕會場瞬間亂作一團,大量的女子擁擠踩踏,但也有女子呼喝冷靜,簇擁著一群人盡快散開。
可是依舊無辜路人被踩死。
血淋淋的畫麵,徹底讓歡樂的七夕成了地獄的請帖。
一場動亂,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