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當離著海邊最遠的梁楚越襄四個大國同時靠岸吉隆港的那一刻,此時的靖國統寧島正是集齊了四十二國國君齊駕臨的畫麵。
剛到第一天,依然是入大統城,在過馬碑題字留念,接著接風洗塵,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中午,參觀軍事展覽,然後吃飯下訂單。
休閑打獵一波。
黃昏參觀日產三噸的冶煉神器。
當夜,梁楚越襄四國國君一塊失眠。
然後空山先生就好像穿花蝴蝶一樣,勤勞的替這些小花朵的主人授粉。
讓四國國君,都選擇加入了華夏這個聯盟裏麵來。
二十七日,晨。
楊定他們坐在圓桌之上。
四十二個皇帝,按照過馬碑的到來的先後順序,以楊定為中心,從右往左坐一圈。
所以楊定左邊是襄皇,右邊是曜皇,大家坐在頭一次看過的圓桌上,將敲定這一次的會盟的綱領。
圓桌後方左右都有文書和紀錄。
他們隨時準備等待聽到皇帝們的發言。
楊定起身,長長作揖:“此次會盟,大家的目的是為了伐辰。作為本次會議的發起人,朕首先說兩句。”
“第一,這一次滅辰,朕提議,辰國必須滅,任何國家不得已任何形式庇護辰國的存在。”
“第二,會盟軍隊不得相互攻伐,所獲土地、人口、財貨一律當做戰利品。我們可以就戰利品的索取,進行會盟前的第一次選擇。可以要土地,那麼人口和財貨必須讓步,反之,要什麼,就得沒什麼。”
“第三,會盟時出兵,如果有任何國家或者叛軍對同盟國發起進攻,有餘力的國家必須進行援助,屆時滅辰之後,戰利品,優先分配援助國。”
“第四,辰國境內世家,必須全部抄沒充公,不得留有財貨,世家嫡庶,各國可以自由遷走。”
“第五,朕希望本次會盟,是一個製定大江南北秩序的機會,希望本次會盟能完成華夏同盟的偉大理想和目標。我們的圓桌會議若是勝利召開,那麼今後北方可以向北發展,南方的也能向南發展。中間的各國也能深耕各自的國度,讓我華夏族人過得更好。”
“謝謝大家。”
楊定落座,掌聲雷動。
前麵四條都是心照不宣的,唯有最後一條,讓大家看出了靖皇的決心。
這家夥,真的隻是想要滅了辰國,然後自己安心享樂的!
沒什麼野心的家夥。
嗬嗬!
“那輪到朕來。”第二個是曜皇,赫連海,第一次麵對如此多同職業的人,他還是有些局促,“朕來自曜族。一直以來被稱呼為南蠻。但其實曜族也是當年的中原列國之一,隻可惜後來屢次被擊敗,這才逐漸淪落到南方來。”
“但今日之後,朕想讓世界重新認識曜族。所以朕會帶著全體曜族,加入華夏民族,成為其中一員,還望大家接納!謝謝。”
“朕覺得曜皇說得好。咱們華夏本身就是脫胎於前朝的,可是眼下四方動亂,我們南方更不應該自己先自亂陣腳了。朕覺得聯盟很好!我青國願意同盟,並且朕提議待會兒議題加一條,議定各國不必要過關稅額度,或者幹脆取消這個稅種。朕做一個表率,回去之後,青國會取消一切過關稅賦。同盟船隻穿行,不必再繳賦稅!”
青皇這話讓不少小國國君都側目了。
天下最多的過關稅啊!就這麼不收了?為了這個聯盟,青國是做出多大的犧牲?
輪到惠皇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