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民生(下)(1 / 2)

“官家的靛青藍布喲!一匹六千文,便宜,便宜喲!”

“鞋子,四十二碼的標準男鞋,百納底鞋,不用布票就能買的鞋子喲!”

“成衣!成衣喲!沒有布票也能買,不過要價兩成的成衣稅喲!”

街邊巷口,小攤小販正擺攤,按照朝廷頒發的《城市集鎮商販攤位管理規劃》的要求,專門針對車馬道進行擴建和新增,拆遷不少閣樓,並且在車馬道兩邊修上柵欄或者欄杆,然後人行道兩側擺上日夜可以租用的攤位,供商販們租賃,用來擺攤。

可以說經過整頓之後,整個街巷的秩序井然,百姓走走停停,表情之中更是多了幾分笑容。

“比之曾經如何?”

楊定翻看了一下攤位上的布匹笑道:“這些似乎不是工廠裏出來的吧?是民間婦人自己織的麻布?”

“誒,公子慧眼如炬,這些確實是咱們從村裏頭收的。”

老板絲毫沒有任何的遮掩,反而大大方方的說:“公子可有看上的?若是有咱這裏給公子抱上一匹。”

“一匹多少錢?”

楊定拿起一批白色的麻布,不由得嘖嘖說道:“這可是白麻布,顏色這麼正怎麼不賣朝廷的布局?”

“村裏人哪裏懂得還有布局呀。”

老板幹笑兩聲,很顯然這匹布是他眯下來,打算找個人高價出的。

不過朝廷也不管這種旁枝末節,雖然布匹難得,可是畢竟國家的體量夠大,加上傳統的男耕女織明顯不適合現在的靖國。

尤其是南邊一點的平原雨林,也就是銅州以南新開發的大片森林,原本楊定以為當地是多山的,結果沒想到當地居然是一大塊雨林、沼澤、濕地混雜的平原。

麵積頂得上半個靖國,差不多就是韶關以南那麼大。

如此遼闊,還沒什麼人,並且越往南邊氣溫越低,楊定幾乎能確定最南邊大陸的盡頭,絕對能進入亞寒帶。

不過說是這麼說,短時間開發銅州以南的新開地,還隻能以經濟作物為主,麻、棉這些作物的數量比較多,所以當地從北方辰國南遷的進來的兩千多萬人,絕大部分的女性都成了織造工人。

因此靖國的紡織行業幾乎可以說在新開地產生了集群效應,發展得如火如荼,論產量就算朝廷不找民間收購,都能用這些布匹直接將地方的男耕女織的小農模式直接衝擊幹淨。

花了一萬五千多文買了一匹白麻布,在老板的千恩萬謝之中,楊定又找了一些陶彩工人問家裏的情況。

隻是一看陶彩工人的模樣,楊定就微微挑眉。

他們多以奴隸打扮,其中白狄居多:“你們都是從萬島之海哪裏來的?每年的輕點,你們都有接受輕點嗎?”

“有的有的。”

這群白狄連連點頭,為首的一個白狄老人笑容燦爛的說:“我們都等著靖國向北打仗呢!每次打仗的時候,靖國都會征發我們去當民夫,有些運氣好的還能混上一兩個首級功,直接就發達了。運氣不好的,參與了戰役之後也還是能升級,就是以後得聽靖國安排去一些邊疆地方戍邊。”

“那又如何?隻要能自由,能成為靖國人,有什麼不好的?”

另一個斷了小指的棕夷奴隸哼哧一聲,“反正這裏比薩婆羅好多了。我的父親為了還賭債連我都賣了,艱難的渡過了前半生,我都要絕望的修未來了。但我下船之後就聽到了靖國的《奴隸法案》,瞬間就對生活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