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三年元月元日。
一場盛大的迎接儀式展開了序幕。
拖延了大半年之久的凱旋,總算在五羊城展開了。
無數民眾上街,點燃鞭炮,歡歌載舞。
騎在高頭大馬,身披金甲,禦馬走在最前頭的楊定,剛一出現,前頭十米內的所有人,全都跪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之聲猶如海嘯,一浪更比一浪強,百姓之中許多人眼中飽含熱淚。
他們曾經是北邊的百姓,但是因為辰國的南征,導致了他們流離失所,甚至無法回到曾經的家園。
現在,辰國滅了。
大仇得報!
大仇得報啊!
而楊定則是肅穆且一言不發,任由一層接著一層跪下的百姓。
這是屬於他的榮耀。
一名皇者的榮耀。
一路來到午門之前,鼓聲隆隆,帝姬傳回來的《凱旋》雅樂響起。
這是來自大齊的雅樂,用來慶祝軍事勝利的歌曲。
因為磅礴大氣而被楊定相中,要來了樂譜讓禮部去學習和編排。
午門前,楊定帶著內衛兵馬大踏步走進去,他會直接走上大殿。
而文武百官也會跟上,不過他們會走另一條道,提前在大殿門口等待楊定走過禦道,前往太和殿。
“帝歸帝歸,德勝王師。”
“覆滅辰祀,踐土做盟。”
“華夏華夏,萬邦共名。”
“榮兆黎庶,千秋偉業。”
“……”
伴隨著禮部做的樂府,楊定的馬踩著鼓點,一點一點的用它纖細的腿丈量了午門到大殿的直線距離。
雖遠,卻也近。
穿過隻有一束光能照下的甬道,楊定內心的豪情萬丈也稍稍減了。
為帝,理性當前。
任何興奮和憤怒,都是不理智的。
所以,走過長長的甬道,身後的一切榮耀和歡呼,都不過是甬道前最後一扇門的隔閡。
走進最後的門。
當他關上的時候,楊定也不會選擇回頭望。
因為這不重要。
他的帶領之下,車輪更應該滾滾前行!
這扇門,是北伐滅辰的終點,也是他新的起點!
下一個目標——吞並華夏!
穿過最後的門,最後的狹隘空間,當戰馬踏出陰陽割昏曉的一步。
麵前的一切,豁然開朗。
放眼望去,千百大殿,雕梁畫棟,文武百官,肅穆莊嚴。
他們又讓楊定感覺到了震撼,也讓他愈發冷靜。
這個世界,一個人是不可能成事的。
還需要他們的幫助。
但,又不能都用。
因為人心,最經不起考驗。
噠噠噠……
幾名騎士展開了屬於楊定的龍旗,追隨著來到禦道下邊。
楊定下馬。
陳安牽著馬將楊定的天子劍扶好,進而垂首躬身。
龍道。
楊定一腳踩在漢白玉雕琢的禦道上,第一級的文武官員立刻麵向他跪下。
又上。
再跪。
不過此時的楊定已經沒有了剛才走路城內的激動了。
百姓的山呼之聲才是令人感到靈魂在顫抖的。
而他們的無聲,卻也讓楊定知道,沉默之下是他們的無法隨意揣摩的心思。
人從多到少,一直走到大殿內,是十部衙門的尚書和內閣大學士們、樞密院太尉分立跪下。
一直來到太和殿內,皇後領著三個怯生生看著自己的孩子,也行了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