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兄弟你也是讀書人,與你講講也無妨。”掌櫃也像是許久找不到人說話一樣,笑嗬嗬的同澹台明月說:“我們靖國當勳爵,第一得有戰功、捐輸之類,但也就是混到不更,不更以上,就得全靠戰功才能往上走。”
“那麼第二,為了保證勳爵能文能武,所以當你成為庶民的那一刻,就得接受軍中的教育。”
“軍中教育?”澹台明月像是聽到了天方夜譚一樣,“兵卒也能得到識字的機會?”
“誒!你還真說對了!咱們很多老百姓當兵,大字不識一籮筐,一旦打了仗,前線的將軍陣亡了,後續總得有人填補吧?如果所有人都不識字,那上邊下達的命令,我們怎麼執行?所以在靖國,從地方軍開始,就得學習。不過這種學習往後會逐漸減少,因為我們的子嗣從小就開始學了。”
“這靖國不是重武嗎?怎麼還習文了?”
“過度的重武不知文禮,那就是蠻夷。”
掌櫃淡淡的說:“我們不僅習文,想要當勳爵,還得學律和禮。隻有學會了文武禮律,那才是合格的勳爵。就如陛下所言:父母習文崇武,並舉而重,可利子孫三代。”
“就比如我,六歲喪父之後,母親改嫁他鄉,我就從小追隨鎮上的混混過日子,渾渾噩噩直到幾年前有幸被征走當了地方軍。
進入地方軍之後我才知道什麼叫做人生目標。
我們習武那是為了在戰場活命,我們學文除了認識到上官的命令之外,也是為了增加存活機會。比如,我以前不知道菌菇種類,好幾次看著夥伴吃了毒蘑菇死了。但是進入地方軍之後,專門進行了學習。”
“打完了光複戰役之後,我就升到了公士,本來以為學得夠多了,但是萬萬沒想到臨出之前,要進行律和禮的教育,我當時抵觸得很呢!但是官家說,如果律和禮考核不過,隻能混同爵,但如果過了,那就是正爵。”
“同爵,那就是低人一等,我可不想,於是我就學了。剛開始不懂,隻覺得學律和禮有啥用。但是學到後邊我明白了,律就是告訴我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做錯了要怎麼受罰;而禮則是告訴我們,要約束自己的道德,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德行澤被後人,否則與蠻夷何意?”
“就跟剛才那個護衛一樣,外鄉來的,自以為是華夏人,卻不知華夏人的含義是什麼。”
“華者,有服章之美;夏者,有禮儀之大。君子奉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才叫文明,這才叫華夏,而不是像他們一樣,咋咋呼呼,擾民而不自知。君子大器,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更何況,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之前的官吏自然是為名處事,也不在乎勳爵。因為他們代表的是陛下,陛下最大,但也最為和善。”
聽著一個在別國就會被認為下等人的酒家老板,戴著不更爵的冠帶,嘴裏說著文明、華夏、道德的一切觀念。
這種衝擊對於澹台明月而言幾乎無法接受。
若是人人都如眼前的不更一樣,那麼靖國還需要打別人嗎?
單靠整體的文明程度,能文能武的程度,就足以碾壓四周的一切國度。
從酒家離開,一路南下,放眼四周。
經常能看到戴著高爵位冠帶的中青年,幫著一些庶民、公民幫忙。
這就是華夏族的美好嗎?
https://www.biqiuge8.com/book/27180/64450364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