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臣?”
周通海第一個好奇問道:“敢問陛下,藩臣是何意?”
這下輪到楊定愣住了:“你們不知道什麼是藩臣?”
眾閣老搖頭。
楊定沉吟了一下,解釋道:“藩臣,乃是天下體係內的重要一環。”
“天下體係?”眾閣更疑惑。
每每到了這個時候,楊定這才想到,自己的所在的地方,別看有類華夏,實則早已有了變化。
古之文明和語言體係雖然不算變化很大,可是還是變了。
不知歲月幾何。
想到這裏,楊定就解釋道:“所謂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下,隻有一國之君……”
言至此,楊定恍然知道為什麼他們不知道了。
因為前朝的鍋。
前朝奠定王朝體係,他沒有取締皇帝稱謂,而是在皇帝之上加了十三道冕旒冠,來上尊位。
雖然前朝一直喊隻有一個皇帝,但真的是隻有一個皇帝嗎?
世家算什麼?
他們隻是沒有政權,但不是沒有稅權和兵權,隻是被閹割了更多的想法。
加上前朝一直算是很強勢,隻要有人敢僭越,立刻就出兵滅了。
可是皇帝的名頭……前朝還是保留了一些皇族的人。
雖然當吉祥物,可到了王朝衰弱期,還是有幾個造反了。
後來在天勇年間,前朝的統治者將所有非同姓皇室的成員都砍了,直接一了百了,但也吹響了倒計時。
這也算前朝沒有完全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看來還是得自己來。
想到這裏,楊定繼續說道:“皇帝隻有一個,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那麼在天下體係之內,隻要日月所照,江河所至之地,就是朕之土,地上之人就是朕之臣民。”
“此乃正統,法理,此乃天所授。”
“朕若將來一統大陸,便是繼承前朝法統,得天獨厚,乃命定天下之主。天之上方神靈統帥,天之下方天子所率。”
說道這裏,解釋了所謂的天下概念,接下來就要加入體係的具現。
“而藩臣體係就是維係天子統帥的手段。君隻有一個,其餘之人受天子命,牧民四方,代天治理天下,所得之土天子之土,違抗天子命令,破壞諸夏平衡,天子必須討伐,威服四夷。從而增強諸夏範圍,宣揚文明光輝。”
“因此,藩為邦,邦之君為天子之臣,所在之國為天子土地,所立之君,須奏請天子,隻有拿到了天子冊封,才能算數。並且賦稅取十之二入貢,每年還得上貢特產。當然,若是藩臣受到臣子叛亂,民眾造反,天子出兵幫助之,但若是有造反之心,誅之無算,撤換藩臣,也在天子一言。”
楊定說道此處,眾大臣不少人表情之中都明亮了幾分。
天下體係是講天下都是天子的,天子想什麼時候去取,那就是天子的事情,不想取你也得給天子朝貢,相當於保護費要給足,沒給足你試試。
說你謀反,你丫就是謀反。
這可比帝國主義流氓多了。
天下都是我的,你不服一個試試,隻要你這裏有利可圖,打你沒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