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天下體係 下(2 / 2)

前禮部尚書陳丹一語中的。

楊定確實有這樣的想法,並且感覺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按照國書的寫法,凱爾特王國的國君鄭晏是大陸逃難過去的後裔,廢了千辛萬苦這才創立了這個國度。

現在他為了能夠保住自家的基業,甚至願意放棄名聲,選擇依附,上貢稱藩,這就說明對方很可能已經到了不做出變革就有可能會死的地步。

這樣一來,自己不管提什麼條件,對方一定不會拒絕。

更何況,吸納藩臣也有利於控製萬島之海上的大小國家。

萬島之海地塊散碎,前朝打過,但隻能敲打一些國家。

可是利用都護府組成強大艦隊勢力,作為武力威懾,再將朝中功臣往萬島之海丟,讓他們開宗立廟,以夏君夷民為策,徐徐兼並,將來此地必然是靖國天然的殖民地。

隻要此地成為殖民地,就能依托萬島之海為跳板,西進西吉大陸。

而且更重要的是,吸納人才,收割上層人士。

一茬接著一茬的割走可能造反的領頭羊,萬島之海隻會固若金湯。

楊定也需要一塊能不斷提供勞動力的地方,因為最近一段時間,奴隸貿易加劇,萬島之海上的大量人口其實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了。

再往下,肯定是混亂的奴隸生產方式。

比如無序的豢養,像牲畜一樣的將奴隸徹底不當人。

這種事情楊定不想看到它出現,不然實在是太喪盡天良了。

加上自己如果進入工業革命的速度更快,還是需要更多稍微有點技術的工人。

這一點,萬島之海就是一個良好的廉價勞動力提供基地、原材料提供基地。

世界需要分工。

新天朝體係之下,能加速文明的傳播和向心。

同時還要摸著鷹醬過河,不能搞種族衝突,還得進行華夏唯一,高舉天下隻有一華夏,有勳爵才能被人看得起的相關教育。

這樣一來,靠著軍功往上,不斷抬籍升爵,最終列土封疆,為國效力,才是整個體係最好的具現方式。

楊定深吸一口氣問:“你們覺得如何?”

“可以。”陳丹第一個點頭,“若是需要教師,我們在各州府都有相關宣傳教員,都可以委派過去進行諸夏一體的教育。”

“簇擁天朝之下,藩臣牧民四方,才是天下最好的歸宿。”

馮裕讚歎起來。

隻要這個製度能成功,那麼對於華夏列國世家而言,他們甚至可以靠著賣了現在的國家,換到楊定給予的藩臣冊封,自己當一國之君不香嗎?

相信這些世家會這麼幹的。

因為前朝閹割得太嚴重,他們手裏就算有兵,也不敢明目張膽的稱王稱霸,一個世家族長的名頭,直接將他們的法理給削弱了。

這簡直是一件特別難受的事情。

到時候列國不戰而潰,天下何能與靖國爭霸?

楊定聽著看向其他人,大多數還是讚同的。

於是,楊定說道:“這樣吧,最近萬島之海正在組建都護府,目下還是需要一些功臣過去,最近榮養的何靜,也沒有安排什麼職位,就讓他和鐵山去協助凱爾特王國擊退這些蠻夷,衛我諸夏子嗣。等何靜功成,就留在萬島之海,朕給他列土封疆,試驗藩臣體係。”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