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十一月五羊城依舊高溫,暑熱嚴重。
附近的工廠內,屢屢有奴隸中暑暈倒,急得一些吝嗇的工廠主,將連自家都不舍得用的冰鑒都扛了出來。
畢竟邊上的青衣番子,已經來了!
這冰鑒不是用高山冰塊,因為用高山冰塊不僅貴還沒多少。
所以這些冰塊是怎麼來的呢?
聰明人已經想到了。
沒錯,就是硝製冰。
本來硝這玩意兒在靖國很少,甚至可以說除了土硝的製作手段外,壓根找不到硝石礦。
但硝對萬島之海來說不少,那裏島嶼眾多,很多島嶼是鳥類的聚集地,大量的鳥糞,無數年進行堆積。
當地人隻知道用來肥田,壓根不知道這些硝的作用。
而靖國這邊控製了硝礦和鳥糞之後,也隻能提取一部分使用,更多的還是當肥料或者製造炸藥。因為洋流的問題,每次隻有半年能運過來的量有限。
經常一半的時間過不來。
不過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
北邊的苑陽侯高一派的北伐還沒個結果,東邊的瀛州大島已經拿下了。
島上火山多,硫磺也多,整個大島差不多三州之地。
如今舒國和泗國兩國的國君已經在各自的據點搶下一塊地。
而明師道也是高手,除了徹底控製了航道之外,還和靖國駐兩國的大使聯手拿出了君主立憲製這一殺招。
皇帝一看,能靠這個偽裝的議會,來操弄遷徙過來的世家和本地勢力的對立。
隻要底下的人彼此對立,他們就能當實權皇帝,因此就信了。
先是將議會開辟,接著搞出了兩班大臣製度。
一邊限製了世家的兵權,再給本地人一點兵權來養狗。
瞬間他們就坐穩了本地江山,將世家的勢力削弱,同時引導地方鬥爭。
但君主立憲製分為有兩個派係啊。
一個派係叫做虛君立憲。
顧名思義,不做解釋。
想要當實君,其中一個前提就是你手頭上要有兵啊!
鬧了一年多的議會,終於還是炸了。
本來兩國的皇室兵就不多,還依靠了本地人太多力量,並且為了消費靖國流過來的各種美酒和上好工藝品。
兩國皇室和上議院的世家們開心的享受人上人生活,揮霍無度,虧空無算。
經常性的發不起餉銀,甚至舒國、泗國兩國皇帝因為聯盟的統一鑄幣權還沒到他們這裏,聽從靖國來的商賈想法,提前發了一堆的紙幣,導致本地通貨膨脹。
接著半個月前鑄幣權被聯盟接管,然後兩國皇帝如出一轍的宣布比價改為一萬多本國貨幣,才能換一文錢華夏幣。
然後兩國皇帝沒有跟其他國一樣,選擇兩種貨幣並行的策略,因為華夏幣是黃金抵用券。
金本位,本身華夏聯盟銀行是存多少黃金,就鑄多少幣。
絕對不多,也絕對不少。
說白了,聯盟幣是依托靖國的黃金市場撐起來的通用幣,鑄幣權看似由各國一起監管,但現實卻是其他國家壓根沒多少黃金拿進來,隻有靖國有錢。
一旦靖國抽走黃金,或者加印,那麼這個就是個米元,跟流氓一樣的米元。
但舒泗兩國皇帝為了貪錢,居然直接廢掉了本國的貨幣,連臉都不要了。
導致大量百姓的金銀銅鐵全麵流失,財富被洗劫。
一日之間,價值幾千萬紙張變成廢紙,這就導致本地人咬牙切齒,甚至發給士兵的錢都是這些,雖然給得夠多,可是落差之大還是讓很多人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