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國倒計時(1 / 2)

會議結束之後。

華夏聯盟以四十二國君主名義向吳國發出照會,今年五月三十日迎接越皇歸國。

若是吳國阻攔亦或出兵,則視為與聯盟為敵。

不死不休。

國書發到。

吳國上下頓時一片愁雲慘淡!

祁照眉頭緊鎖的踱步在桌案邊上,大臣們也都緘默再三,如今是多說多措,他們也不管隨便的發言。

要說言戰,怎麼打?自打聯盟江北列國開了一場圓桌會議之後,就決定興兵千萬,舉國之力,要給反華夏聯盟一個好顏色悄悄。

迎接越皇歸國作為借口,純粹就是興兵的理由。

真要打起來,誰還管得了越皇?

況且越國高層靖國這段時間的商量,已經達成了協議,將國家分裂成大小共計一百六十八個邦。

接著,采取靖國的王、公、侯、伯、子、男的六級爵位稱呼,分設七個國姓王,一個異姓王。

然後又封了一堆世家做大公。

侯、伯、子、男各有冊封。

接著宗法製被重新拿出來用了,什麼繼承人必須是嫡長,然後繼承人不能是孽生(私生子),非嫡長不得承襲桂冠,隻能沒人拿走一部分浮財資產,各自謀生。

這麼做的好處自然是穩定爵位傳承,但也變相的將世家的利益鏈條拆了,導致許多的世家內部勢力在反撲嫡長世係。

無奈越國世家一看快要壓不住了,就趕緊派人去問楊定,看看有什麼辦法能穩定世係的。

楊定給出了銳士扈從製度,提出每個桂冠的人,可以檢索自家的田土,冊封銳士給支係,再把扈從冊封給旁係,最後將佃奴分到各個支脈頭上。

如此一來,越國是安穩了下來,可是扈從們不爽,銳士們也不爽。

本來好好的還能爭一爭位置,結果現在都不成了,永遠隻能當旁係,誰願意?

於是為了安撫他們,越國的邦聯議會將冊封法明令化,確定了可以給有功的人冊封爵位,這個需要經過皇帝和議會的同意,得票半數就能冊封。

但隻能冊封在新獲土地上。

因此現在的越國莫名其妙的完成了封建重組,然後舉兵從一百萬變成兩百萬,準備滅了吳國,搶回越皇,順道爭取更多的桂冠,換來美好未來!

至於越皇的兒子,等下一批競選吧!現在,別想了!

尤其是越皇,如今雖然頂著越國皇帝的頭銜,可是他的封地隻有紹興一座城池,還得跟議會共用,基本上就是個屁!

兒子回來,隻能稱呼紹興王。

所以祁照才很惆悵。

你說殺了越皇?那春宮太子得意,絕對爽歪歪,回頭他就是皇帝了。

到時候還能打著為先帝報仇的口號北伐,隻要滅了吳國,他就穩穩當當的當幾十年皇帝,再也不用擔心被底下的幾個王位繼承人虎視眈眈了。

可如果不殺送回去,吳國能免兵災嗎?

肯定不行!

越國這邊沒借口,難道隔壁的雲國強宣沒借口嗎?

我們隻是取回祖宗之地,巢湖以西是我雲國祖上的!

現在我要拿回來!你趕緊麻溜送回來,不然別怪我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