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文字係統和生態(2 / 2)

崔淼淡淡的回答,但看到何靜一臉懵逼,不由得皺眉。

難道,巫猜錯了?

“我來看看。”薛長峰是真的好奇了,不顧禮儀湊過去一看。

下一秒,整個人震驚道:“這……這是我北國文字!不對……你們這些蠻子為什麼會有這文字!”

“祖傳至今。”崔淼對於被稱呼蠻子隻是皺眉,並沒有說其他的,“我族有記載,自七萬年前開始,我族從冰天雪地裏出來,一路南遷至今,足足七萬年,方才來到此地。此文字,我族已用七萬年了!”

“什麼!這怎麼可能!”

薛長峰瞳孔地震,顫顫巍巍:“七萬年前就存在?”

不怪薛長峰這麼震驚,當初大利王朝為了統一文字,基本上是把其餘漢字的傳承全部斷絕,甚至比劃變得駁雜起來。

最近楊定也在謀劃,是不是反向針對大利王朝的文字進行糾正,將漢字重新嫁接植入進去。

伴隨著字典的修改,楊定就發現其實更多的前朝文字,跟漢字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比如說“一”,大利王朝是“丨”,有點像阿拉伯數字,比劃簡單的可以留下,至於難的,歪七扭八的,就不能留了。

得改。

去象形並不難,難的是音調的嫁接問題和字的釋義。

說白了,文字是係統,詞語是軟件生態,大家都用慣了這些個詞語,也就等於習慣了這個生態。

現在你突然換係統,卻不考慮生態的嫁接問題,導致各種BUG,各種不變。

重新學習成本太大,百姓們會用你的係統嗎?

肯定不會嘛!

所以楊定讓薛長峰找了一波懂漢字的人,進行研究,盡可能低成本的潛移默化的將漢字嫁接回來。

本來薛長峰隻是以為楊定很喜歡這些漢字,所以才會這麼做。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這文字七萬年前就有了!

而皇帝似乎也是因為某個原因,才不斷嚐試將漢字係統嫁接回來。

表麵上打著簡化普及的意思,實際上幹的卻是偷梁換柱的事情。

“薛大人認識這個文字?”何靜好奇探了探腦袋。

大利王朝文字象形居多,並且比劃圓潤,顯得華麗許多。

而上邊的字方方正正,真的很難讓人相信這是文字。

“認識,陛下最近一直在找通識此類文字之人。”薛長峰不會將自己推斷拿出來說,翰林院那邊正在嚐試將漢字和大利王朝的文字進行嫁接改造。

甚至漢字不是一個單純的簡體字,還有大量的繁體存在,皇帝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了一堆一脈相承的拓本,讓他的親友整天想方設法的嫁接進去。

尤其是常用字,其實前朝留下來的文字多年發展,也逐漸朝著簡化方向靠攏。

因此想要進行有機結合,是真的讓他們愁死了。

現在居然還有一整個部落的人懂這個文字,若是自己能將之送到五羊城內。

“潑天大功啊!”薛長峰抑製不住興奮的說,“此事太大,我們之間要多多交流和了解,同時本官會送信會都城,請陛下決斷。”

“這……都城?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