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君王行事當正大光明(2 / 2)

青國如今的主要工廠,基本上全部廢掉了。

偷完之後,老板們沒有原材料做產品,沒有產品等於沒錢,底下工人要工資,要吃要喝,還偷東西,缺口越來越大,工廠老板們隻能跑路,尤其是靖國的商賈,基本上全跑了。

紛紛將自家的產線挪到了舒國、泗國,雖然隔著大海,但飛剪船已經上線,來回隻需要三天時間。並且常年都能飛跑,傻子才會繼續在青國當冤大頭。

而且舒國。泗國的議會,那群容克地主們也歡迎靖國商人,一來他們自家的原材料能賣出好價格,二來靖國商人做生意向來都是按章來,該是多少就是多少。

容克地主們也喜歡投錢給他們。

因此,青國開始進入惡性循環,工人們糟蹋完了工廠,沒了收入來源,就隻能盯著青國水道搶劫了。

再加上飛剪船的普及,靖國的商賈盡可能從海上走,繞到東濱半島上,直接從海河入口,北上狼國,東西並進,青國也開始步入落寞。

鬧到現在,青國可能會因為無法繼續運營,而成為第一個崩潰的聯盟大國。

因此國君們不能放任乞活軍繼續招搖了。

趁著現在場麵話說完,準備按例接見典客的時候,幾個國君讓手下上前來大亂了進程。

“這是失禮!”司禮官都看不下去了,惡狠狠的盯著衝上大道,阻礙靖國禮儀流程的使節。

“實在是時不我待!還請靖皇陛下見諒!”

使節趕緊跪下叩首,然後發出哀鳴:“靖國乃聯盟首倡之國,亦是諸夏父兄,眼下叛賊作亂,哀鴻遍野,民不聊生,若是不能撥亂反正,將來聯盟何存?百姓何安?列國何在?還請靖皇陛下出兵,助聯盟討逆!”

“聯盟有言在先,隻保世係,不幹涉內政。”

楊定看向那些國君,搖了搖頭說:“有些事情朕不能做,做了就會落人口舌和把柄,再者近來我國購置奴隸多為列國所出,這些奴隸數年下來,也都有所功績,大多抬籍入了正冊。最近一批地方軍伍和常備軍內,都是北人居多。若是讓他們出兵,隻怕還是老樣子,甚至他們還可能學著靖國,推行二十級軍功爵製度。”

此言在廟堂之上回蕩,靖國官員們都很平靜,因為楊定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戰派,隻不過他埋得很深。

所謂君王當興大義,舉大治,一切行事正大光明。

名這種東西,楊定可以不在乎,但他必須要讓更多的人“請”他過去。

不“請”的話,對方叛你雖然無所謂,但總是要讓江北幾個國家找借口挑事,屆時必然大戰。

而他的目的是盡可能小代價的吞並整個聯盟,接著整合聯盟資源北伐大陸。

用聯盟資源北伐大陸,再到一統,這個時間節點必須卡在五年內。

如果超過五年,就意味著後續需要治理的工作量不低。

打爛了,他還怎麼再用五年時間,整合大陸資源,西渡北方大陸,覆滅上邊的真正大敵呢?

那些獸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敵!

所以,楊定否決出兵的意願,隻是說願意幫助他們保證世係傳承。

那他們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