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登基大典(1 / 2)

華夏十年元月元日,清晨。

太陽還沒探出頭來,五羊城的大地上難得冒出了露水。

楊定早早起來沐浴更衣。

今天,就是他登基稱王朝皇帝的時候。

也是這一天,整個大陸的曆史都會被改變!

洗完澡出來,陳安上前來,一邊讓宮女侍奉楊定穿上黑紅撞色的日月山河,九山龍五海龍的新式王朝皇帝袞服,同時小心的說:“皇爺,昨夜楚將軍他們送上了內附書,以乞活軍全境為禮,賀皇爺登基為帝。”

自打華夏九年十月楊定的詔令通,傳聯盟列國和聯盟之外的所有國度之後,乞活軍這個奇葩的起義軍,或者說楊定培植起來的洗地軍,已經在很短的時間內清掃掉了境內的一切世家跟皇族。

他們一切全部按照靖國的編製來處理,對地方的散亂的人口進行重新編製,編戶齊民,甚至連各級的官員都是任用靖國安排出來的人。

現在的乞活軍隨時可以更換旗幟,然後搖身一變成為靖國疆域。

不過這群家夥選在楊定登機前的節點送來內附申請,很大程度就是為了看看楊定能給他們多少好處。

畢竟這些年南征北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再怎麼樣,也得給個爵位吧!

“好。”楊定嗬嗬一笑說,“回頭你讓樞密院核算一下他們的功勳,然後再根據他們的戰功分配爵位。至於他們的士兵,全部按照已有的爵位升一爵。”

“喏!”

陳安擠下來之後,就隨著穿戴齊整的楊定往外走。

今天的登基之後,楊定可算是擺脫了靖國這個歧義的國號。

不過等他上了皇攆來到了登基大典的廣場上,早早就等待在這裏的大臣們臉上的沒少覆粉,並且文武都有,模樣乍一看顯得十分滑稽。

不過楊定卻知道他們發生了什麼。

楊定登基為華夏王朝皇帝,既是擺脫了靖國這個國號,同時也要給自己的老爹上個廟號。

然而,怎麼上廟號就有的聊了。

一般來說,楊定的老爹隻是靖國的太祖皇帝,可是楊定才是華夏王朝的開創者。

因此在選廟號上,朝臣們沒少翻書,然後在商量廟號的時候,就幹起來了。

按法理來說,楊定的老子隻開創了半壁江山,因此隻能上烈祖廟號。

但是,老一代武將們不樂意了,硬是文臣們給太祖的廟號,不上他們還不答應。

畢竟他們不少老將軍都是跟著先帝一路打出來的,若是楊漢為太祖,他們配享太廟,或者記錄史冊前頭都會加一句:太祖某某年,誰誰誰帶兵打敗了誰。

而不是烈祖某某年。

當然,新一代的武將們也不樂意了。

他們還等著楊定成太祖呢!

要是太祖被拿走了,那楊定是啥?

高祖?世祖?太宗?

這說不過去啊!

畢竟楊定重新打了一遍江山不說,還大治天下,未來一統大陸是指日可待,大勢所趨。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吵到後邊,不知道哪個鬼才以先帝至死為前朝之臣(因為一直用前朝德安年號,所以理論上靖國是前朝臣子。),不可為新朝開國之君,隻能作為今上父親被上廟號和諡號。

因此以“桓祖”為佳,所謂辟土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

辟土兼國曰桓;武定四方曰桓;

克亟成功曰桓;克敵服遠曰桓;

能成武誌曰桓;壯以有力曰桓。

這些先帝都達到了,並且先帝不是新朝皇帝,也沒當過一天新朝皇帝,所以桓祖正好契合先帝。

至於楊定,未來就可以直接用太祖這個廟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