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平比分以後,克羅地亞球員也顯得非常激動,他們就在中國隊的半場裏瘋狂地開始慶祝,人疊人的玩起了疊羅漢的遊戲。
這多少有點向中國隊挑釁的味道,是對他們此前進球的進球動作的無聲抗議,這次同樣讓每名中國球員都極為不爽。
但不爽歸不爽,人家畢竟沒有做太出格的行為,也是在正常的動作範圍,中國球員再看不過去也隻能咬牙忍過去,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在足球場上被人打臉是常有之事,最硬氣的回應方式就是用進球來回擊,你進我一個,我直接回你倆!
按照這支中國隊硬朗的風格,再凶險再艱難的情況都遭遇過,像這種被追平的情況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堅強如鐵的他們就是那隻打不死的小強,再硬氣一把就行了。
但是這一次,卻有了一些不好的現象。
差點撞在一起的周李兩人,積蓄下來的怨氣也開始爆發了。
李威振在即將相撞的瞬間向旁一扭,勉強避開了迎麵衝過來的周海兵,李威振沒放在心上,還在向前追著摩德裏奇;
周海兵則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一樣,幹脆就站在原地,回頭目送著對方進球以後,他更是怒不可遏地衝向李威振,大聲地吼著,多年未說的那些大連老家的罵人話也出來了。
李威振內心覺得委屈,看著他欺負到自己頭上,也是不滿地出聲回懟著,這更是直接激怒了周海兵,看著就要衝上來動手了;
近在眼前的馮肖亭一看情況不對,立馬第一時間就衝上前去抱住了周海兵,然後曾紀堯也很快就控製住了李威振。
周海兵雖然是在山東成長起來的,但卻是地道的大連人,與馮肖亭是老鄉,在隊長的努力安撫之下,才勉強氣消;
曾紀堯是梅州人,與李威振一樣都是客家人,好說歹說的,才把他寬撫了下來。
一場突然而至的暴風驟雨就這樣在無形之中飄散了,末了周李兩人也是在隊友的督促之下,不算太服氣地握了握手。
趙大宇看到這種熟悉的場景,原本還激動地想要衝進場去勸架的,後麵看到球員們及時介入,消弭了這場人禍,他才安定下來,立刻對陣型進行了調整。
克羅地亞球員也正想欣賞一場好戲,沒看幾分鍾就結束了,也是索然無趣地走開。在他們的印象中,中國人都會功夫,個個都是布魯斯·李,所以就特別喜歡打架,包括到了球場上也如此。
這場幹戈過後,和正明換下了陳滔,李威振也前移回前場,回到了他所習慣的前鋒位置。
和正明的特點是攔截能力強,與周海兵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善於在中路進行正麵堵截,擅長位置以中前衛和後腰為主;
兩人在訓練中也經常有過配合,彼此有一定的默契,協防幫補的意識,比強拉李威振這名前鋒回來拉郎配要好得多。
中場恢複了層次感的中國隊在表現上有所起色,此前的混亂局麵改觀不少,但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摩德裏奇在少了李威振這塊貼身膏藥糾纏以後,他的表現愈發的自由,發動的攻勢也更加的凶猛;
在李威振前移的短短幾分鍾裏,摩德裏奇已經創造了3次頗具威脅的機會,兩次自己來,一次給隊友,一次比一次接近進球,攻勢猶如排山倒海一樣,一波緊似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