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熱身賽(1 / 2)

“要在球場上擊敗對手,必須具備充沛的體力,這也是網式理念的起碼要求,要拖垮對手,先保證自己不能倒下!”

“尤其與歐美強隊對抗,技戰術不占優的我們,隻能狠打體力牌,用不竭的奔跑與他們抗衡,韓國人可以做到的,我們中國人同樣可以做到!”

“僅僅是賽季前的YOYO體測,我認為這遠遠不能保證你們在比賽中的高強度對抗,從今往後,對體能的專項強化訓練將會是我們的一項重點內容。”

自從提出網式概念後,呂居仁格外注重體能的訓練。

球員在各自的俱樂部中的訓練都會有體訓這一項,但他們的教練都不會像呂居仁這樣,把體能單列為一項基本的訓練內容來抓,細致到位的內容讓隊員們頗感詫異。

國青隊訓練的魔鬼程度遠超俱樂部,球員們內心再不滿,也隻能是敢怒不敢言。

他強調,運用網式打法,隻有建立在瘋狂的跑動基礎上才能高效地實施戰略意圖;

區別於傳統體訓跑圈的枯燥與單調,呂居仁安排的方法則更為多樣,也更為科學。

合理地分成了有氧、無氧、間歇、變速等四種方式,充分提升核心肌肉群的基礎耐力水平。

同時,也采用騎車、遊泳等方式,進一步增強心肺能力,提升肺活量。

因此,雖然不再忍受徒手長跑的枯燥無聊,但給呂居仁這套花樣繁多的特訓方式折騰下來,每次訓練的運動量都超過了一場正式的比賽,最常見的場景就是不斷有人彎腰喘著大氣,甚至還有吐了出來的。

“防守是第一要務,隻有把防守這一基本工作做好後,才能談進攻;後麵漏洞百出居然還敢奢望進攻,這簡直是扯蛋!哪怕是前鋒,丟了球以後都要馬上就地反搶,防守是人人有責的事。特別是後衛,永遠要記住,做好防守不失位才是你們的本職工作!”

“一定要積極防守,力爭把敵人拒於本方危險區域之外,做到不輕易丟球;丟球後要有一份責任心,要積極回搶,不能輕易放棄對皮球的追逐權,凡消極對待訓練者,全部給我滾回去!”

防守的首要地位被再次嚴肅的提及,隊員們更不敢存一絲懈怠心理,在分組對抗中都拚得像比賽一樣!

“所謂網式攻防體係,就是要求大家彼此間相互呼應,達到較高的默契度。當對手組織進攻時,你們必須在第一時間作出判斷,迅速上前封堵,不讓他們輕易出球,嚴格地壓縮他們的活動空間;”

“特別是在中場腹地這種寸土必爭之地,絕不允許對手輕易拿球、轉身,要像餓虎撲食一樣逼上去。隊友之間要注意彼此的呼應與聯係,不隨意造成失位;退守時要快,必須保持陣形的完整性,做到像網一樣收縮,扼殺對手的一切圖謀!”

國青隊慣用的陣型是3-6-1這一傳統守勢陣型,與網式打法注重防守的指導思想存在共通之處,隊員也較快領悟新陣型的精髓;

隻是,網式打法對彼此間的默契度要求相當高,一時之間球員們做得還是不能讓主教練很滿意。

呂居仁為此特意安排了一係列的陣型磨合訓練,圍繞網式陣型展開,期望內心的想法能夠早日得到實現。

2006年9月17日,星期天,北京工人體育場內。

六天後,國青隊迎來了第二個熱身對手---山東魯能青年隊。

魯能的梯隊建設成績一直居於全國前列,不僅為國家隊培養過宿冒斟、李小鵬、高舀等著名國腳,上一屆國青隊中踢得風生水起的蒿俊明、周海兵、崔朋和王永伯也出自著名的魯能青訓營,而本屆國青隊隊長史亦明同樣被譽為“中國足球未來十年的後防領袖”。

可以說,魯能足球撐起了中國足球的一片天,“中國的阿賈克斯”堅持青訓的策略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他們的青年隊剛奪取了全國預備役聯賽的冠軍,進攻和防守均屬一流;

出於試驗新陣型的目的,國青隊邀請了這支實力不俗的青訓強隊。

呂居仁上半場排出主力陣容,下半場則派上替補陣容,他向中場球員提出緊逼的要求,但出於穩步推進的目的,沒有完全改變老陣型而啟用網式陣型。

問題還是比較多,中場逼搶不夠,彼此間的呼應不暢,三條線經常出現脫節的情況。

呂居仁搖了搖頭,用筆飛快地記錄著。

龍天在下半場61分鍾時被換上場,幾次前插都沒能取得理想的結果,還致使後場邊路空虛,出現嚴重的漏防;

呂居仁眉頭緊蹙,憤怒地一甩手,座位席上的一瓶礦泉水也被打翻在地!

針對這場比賽出現的問題,呂教練在訓練中狠抓進攻時傳球的流暢和退防時整體陣型的協調。

對於因強調防守而致使進攻質量下降的狀況,他希望通過重點演練中場實施壓迫戰術後,快速擴張、扯動、出球,增強前場滲透性等戰術來實現。

2006年9月23日,星期六,北京理工大學校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