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番活蹦亂跳過後,羅冼、張暢、錢程、關劍先後抽筋倒地,宋敏也矮腰握住緊繃的左大腿,緩緩坐到地上;
連龍這個打敗了韓國鐵人的英雄也坐到了地上——據後來查實不是抽筋,而是查看左腳上的傷口。
何其壯觀,一場比賽過後,差不多整支球隊都在抽筋,從中也反映出中國隊體能儲備厚度的不夠,至少沒有其表麵所展示出來的那麼強大;
韓國球員盡管心力交瘁,但渾身上下還是充滿力量,再衝刻把鍾也不是奢望,隻可惜,舞台已不再屬於他們,現實就是如此殘酷,無視一段大好光陰的存在,無所作為,過後就隻能追悔;
裝著一肚子的怨氣與怒火,看著像一塊被擠掉水份的海綿那樣疲軟無力的中國球員,他們滿臉鄙視之情:這樣無能的球隊,也配號稱“國家青年隊”?!
韓國人擁有充分嘲笑中國人孬種的理由,他們“咯咯”地苦笑兩聲,但夢想與現實的反差過於巨大,他們都已經無法分辨是笑別人,還是笑自己。
經過一番忙亂後,中國隊中的幾名抽筋球員的疲勞狀況得到緩解,參與本場比賽後一項重要的工作——頒獎儀式;
這場第三名決賽本來關注度便不高,如今最終結果已經揭曉,剩下的幾百名觀眾也在一片唏噓聲中散去,對著空曠的新瀉陸上體育場,一個簡陋的臨時頒獎台很快搭了起來;
頒獎的嘉賓是匆忙趕至現場的日本足協副主席田中浩二——即中國隊初到日本時負責接待的那位日本官員;
他將象征安慰獎的“鐵牌”掛到每個韓國球員的脖子上,麵對滿臉沮喪的韓國球員,和善地拍著他們的肩膀,嘴裏著簡短的慰問話語;
將一幅金燦燦的錦旗塞到韓國隊長韓過佰手中,大抵是“精神文明獎”“高風亮節獎”之類的獎勵,安慰性質很濃,暗含對第四名球隊“讓”出世青賽參賽權的“高尚行為”的讚許與安撫。
輪到為中國隊頒獎時,田中浩二麵向全體中國球員深深地鞠了一躬,用中文道:“恭喜你們!”
鞠躬在日本是用來表示尊重的最常用的禮數,但在中國卻因表達十分隆重的含意,一般場合不輕易使用;
再加上球員都是青年人,無法承受這位日本中年大叔的一拜,隊長史亦明趕忙出來謝禮:“田中先生客氣了!承蒙大力接待,我們感激不盡,我代表我們球隊、我們國家祝願您一切順利,阿裏嘎鬥,夠紮意嘛斯!”
最後一句感謝話語是用拗口的日語出,夾帶幾許年節的喜慶氣氛,熟悉中國春節習俗的田中浩二滿意地看著史亦明,微笑著注視每一位中國球員,親切為他們戴上獎牌。
中國球員脖子上掛的象征第三名的銅牌,乍一看灰不溜丟的顏色與韓國球員的“鐵牌”差別不大,然而它被賦予了太多的含義,大大超過了其本身的金屬成色:
是它,宣布了中國隊進軍世青賽,為奧運熱身的08之星計劃得以延續;
是它,又一次在青年級別上阻止“恐韓症”的肆虐,“請君入甕”,以韓國人的方式戰而勝之,瓦解了他們自以為無限巨大的心理優勢,為終結糾纏中國足球多年的頑疾“恐韓懼伊”保有明日的希望;
是它,為深陷苦海的中國足球送去一絲溫暖,安撫了絕望中掙紮的中國球迷那顆傷痕累累的心,艱難地為007年劃出了一個令人期待的引號。
當田中浩二要將底座鐫刻有he-hird,hina字樣的玻璃雕像獎杯頒發給中國隊長時出了點意外。
看到宋敏臂上的隊長袖標,田中浩二自然將獎杯遞向他,但宋敏卻拒絕拿過獎杯,執意要史亦明收下,示意他才是球隊真正的隊長;
但史亦明禁賽多場,頗覺愧對球隊,此番又目睹宋敏艱難地指揮著後防線,勞苦功高,史亦明羞愧難當,堅持要宋敏收下獎杯;
經過一番爭議,最後妥協的結果是宋敏出左手、史亦明出右手,兩位隊長同時將獎杯舉起,中國球員的歡呼聲、從地上噴起然後飄灑而下的禮花巧妙地與漫飛舞的雪花融為一體,將喜慶氣氛推向了高潮,這一畫麵將永遠留在人們的腦海中,成為中國足球不多的榮光記憶。
盡管隻是一個季軍,但中國球員臉上洋溢的歡快絲毫不亞於奪冠後的狂呼,“寧為雞頭,不為鳳尾”,此刻要是用一個功敗垂成的亞軍來換取這個曆經磨難得來的季軍,他們肯定是一萬個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