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濟寬:同現行足球學校體製的培養模式不同,你的成長方式頗為獨特,是近幾年國內比較關注的一條“玉柴模式”。
玉柴球員普遍是廣西人,無論是小學輟學踢球,還是中學畢業以後轉投職業足球,玉柴青訓的小球員在訓練、比賽的同時,文化課程的傳授也成為一項重要的內容,文化考試不及格,除了檢討之外還不得上場比賽,直到扭轉學業劣勢局麵,這在世界的青訓係統中都是獨樹一幟的。
央視五套的《足球之夜》曾經詳細報道,業內人士也曾專門研究過,發現第一批成長起來的玉柴球員普遍具備與高中同等的學力水平,甚至有一些球員還具備了上大學的實力。
我想問一下,相對於混亂的中國足球環境,讀書、上大學無疑是一條更為光明的康莊大道,你們為什麼願意選擇沒有前途保障的足球呢?
龍天:還是剛才提到的吧,愛好興趣很重要。
具體促使我選擇足球的,是玉柴隊寬鬆自由的環境。
我們俱樂部成立時間不長,主管俱樂部的總經理年輕有魄力,始終堅持讓我們按自己的特點成長,不過多向球隊提升成績方麵的壓力,管理方式也很新穎,我們球員都很喜歡他。
主教練是一位和藹的遼寧人,了解年輕球員的技術和心理特點,善於挖掘我們的長處,當成績不理想時,他更多的是鼓勵;
年輕人都是爭強好勝的,我們教練會適當地將我們這股爭勝的念頭導引到比賽中去,同時讓我們懂得克製自己的重要性。
我們隊很團結,那種積極向上的隊內氣氛我很喜歡,也是每位有誌青年都渴望的奮鬥歸屬感,不管未來怎樣,我都不會後悔今天的選擇!
乜濟寬:嗯,你的想法很特別,不同於現在許多職業球員“一切向錢看”的勢利觀點。嗬嗬,其實你剛才提供的答案,連我接下去要問的有關玉柴隊成功的秘密都回答了。
確實,一支球隊教練的風格與隊內氣氛是球隊成功的兩個關鍵因素。
那麼我想問一下,呂居仁教練是否你欣賞的類型?
媒體一致認為他過於保守,壓製進攻,你認為呢?
龍天:每個教練都有自己的執教風格與思想,我們球員應該做的是適應、服從教練,而不是評價教練。
乜濟寬:那麼你們的技術指導王朋呢?
此前他一直呆在意大利攻讀足球專業博士,實戰指揮經驗不多,你們不怕他的理論指導水平大大超出你們的理解水平嗎?
龍天:王指導為人親切,製定的指導思想都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很貼近球隊的特點,我相信,他會成為一位好教練的!
乜濟寬:剛才你的回答中涉及到隊內氣氛的問題,我想問一下,這支國青球員的相處如何?
這支球隊既有傳統的大連、北京、山東、上海等地球員,也有四川、廣東、陝西等足球實力中等省份的球員,甚至還有來自福建、廣西等足球版圖狹小的新興勢力,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大中華”的人才選用模式。
在如此駁雜的背景之下,球員間的相處會有不少困難。
與伊朗的1/4決賽中曾經爆出過主力球員與替補球員存在隔閡的現象,這是否你們隊內關係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