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意外的遭遇(1 / 2)

盡管確立了尼日利亞為本隊最可能的對手,但在組比賽開始前,中國隊教練組還是穩妥地兵分幾路去收集情報:

王朋前往尼日利亞與波蘭比賽的現場,潘軍則負責日本與烏拉圭的比賽現場錄像,呂居仁在住地進行總結彙總。

對於同一時間轉播的兩場比賽,坐在電視機前的呂居仁是采用換台的方式進行觀看的,對於競爭對手所在組的形勢,他的心中是比較清楚的;

他的內心深處隱隱有一絲期待,盡管深知日本人這一次失手的機率不大。

在跳著看了幾次後,尼波之戰的精彩畫麵很快便吸引了他,上半場結束以後,非洲人大有奠定大局的明顯趨勢;

而日本人險象環生的局麵再次點燃了他的期待,所以下半場他專注觀看日本與烏拉圭的比賽。

隨著比賽尾聲的臨近,他能感覺到心跳在加速,當主裁判最終判定了這場沒有進球的比賽的結束,呂居仁能清晰地聽到心髒有力搏動的聲音,距離心中預設的場景又進了一步;

他趕緊換台去確認另一場比賽的結果,看到波蘭逆轉尼日利亞的比分時,有點吃驚;

但詫異很快便被激動的情緒所掩蓋,他的內心深處有種呐喊的衝動:1∕8決賽戰日本,實在是妙不可言的一種安排!

畫麵上不斷播放著日本球員懊喪的表情,但很快,歡快的表情又重新浮上了他們每個人的臉龐,還愉快地安慰慘遭淘汰出局的烏拉圭人;

雙方球員交換球衣的友好舉動絲毫看不出剛進行了一場慘烈的拚搶,呂居仁明白日本人心情變好的原因,他咬了咬牙,用力握緊了拳頭。

晚上八點半,外出拍攝比賽錄像的王潘兩人歸隊,簡單吃過飯後,教練組進行工作結,主要是交代下午的兩場比賽的相關情況。

王朋邊播放尼波比賽錄像,邊笑著講解道:“按照我們大家上午碰頭擬定的策略,這場比賽的資料是重點,但現在看來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下麵,我簡單點評這場比賽,請大家批評指正。”

“我覺得,波蘭隊這場比賽安排的戰術很得當,針對尼日利亞隊擅長利用邊路切入內線的特點,牢牢把持住中路,雖然上半場的局麵比較亂,但在下半場成功扭轉劣勢局麵;”

“他們成功的秘訣就在於穩固中路的基礎上將邊中結合的優點最大化,皮球流暢的轉移很好地消磨掉了非洲人的耐心與意誌。對我們球隊當前尚在中路與邊路戰術搖擺的局麵,波蘭隊的做法值得借鑒。”

隨後,是潘軍點評日本與烏拉圭的比賽,播放著特意剪輯過的比賽錄像,他耐心地講解道:“日本隊的攻擊力不弱,隨著伊藤翔、森本貴幸與梅崎司的加入,他們的前場攻擊力相對於年初亞青賽上那支日本隊又上了一層。這場麵對烏拉圭的比賽,日本隊勢在必得,隊員在場上的表現欲望十分強烈,也確實在比賽中創造出不少得分機會;”

“日本人之所以整場比賽毫無建樹,烏拉圭隊簡單的打法功不可沒。麵對複雜的局麵,簡單反而是最有效的處理方式,就像這場比賽,缺少了靈巧犀利的主力前鋒蘇亞雷斯的烏拉圭就靠隊長卡瓦尼與中前衛卡爾達西奧。”

“高大的卡瓦尼是一名標準的站樁式中鋒,腳下技術一般,但處理球幹脆利落,射術極精,往中路一站,徹底將日本隊的防線釘死;卡爾達西奧是球隊的前場運轉樞紐,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毫無規律的分球讓對手捉摸不透他的組織思路,完全盤活了球隊的整個前場,在日本人刻意防範他的分球的時候,他又果不其然地起腳打門,力度十足的遠射讓日本人大感頭痛。”

“日本隊最糾結的地方就在於,防死邊路或身後的球員給單箭頭卡瓦尼的喂球,又給了卡爾達西奧突施冷箭的機會,著急上火的日本人始終沒有找到應對烏拉圭人這一招的對策,在組織核心大島健直受傷離場後更加慌亂無措,最終也隻能接受平局的無奈下場。”

喝口水潤喉後繼續解釋,“大朋剛才總結波蘭隊的勝利用了‘邊中結合’,這四字同樣適合用在烏拉圭人身上。中路分球-邊路起球-中路搶點-身後遠射,相對於那些複雜的運動戰傳切跑位配合套路來,這種做法簡單,但卻很有效,‘亞洲桑巴’日本被逼得狗急跳牆的場麵就是最好的力證。烏拉圭人有的我們都有,吸收他們的成功經驗,我覺得我們有能力做到他們沒有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