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呂居仁是帶著極大的情緒與歐洲球探進行接觸,隨後在王朋的勸說下,明白這種刻意的逃避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而如果能理順球員出國接受更高水平的鍛煉,對在短時間內提高這支球隊的整體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直接受益的就是明年那支征戰本土奧運會的中國國奧隊;
想通這點後,呂居仁開始積極配合,談判的初步工作進展很快,尤其是在中國淘汰日本進入八強以後,個別球員的談判甚至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盡管以呂居仁為首的中青隊教練組沒有辦法最終決定球員的去向,但作為主帥,他擁有最大的話語權,而在迫切的中國足協授予教練組初步談判權後,教練們的話語就非常具有分量;
有俱樂部出現求購意向以後,教練組會首先考慮對方俱樂部所處位置、所處聯賽競爭力、意向球員特點,與對方俱樂部技戰術打法的匹配性等一係列具體的細節問題;
隻有當對方俱樂部確實能夠為該名球員提供一定的發展空間以後,教練組才會給對方俱樂部明確的答複,並且向足協提出詳實的意見與建議,再由足協與球員母隊共同會商,最終定奪轉會的機率。
當然,轉會這一環節中,球員本人是最重要的一環。
在歐洲各大俱樂部的轉會中,意向俱樂部也是會首先與球員進行接觸、提出自己的合約條件,隻有當球員本人認可意向俱樂部,意向俱樂部才有底氣與球員所在俱樂部進行斡旋;
但在中國特殊國情的影響下,關於這群小夥子的轉會就顯得神秘而與眾不同,很多談判都是在球員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悄然進行著。
之所以這樣秘密行事,主要目的就是不想影響球員們的比賽狀態,如果任由他們像歐洲球員那樣在大賽期間隨意與對方俱樂部進行談判,毫無經驗的中國球員必然大為分心,球隊的凝聚力與戰鬥力將大大降低;
能夠這樣操作的原因,就是因為這隻是一支青年隊,球員的年齡普遍20歲左右,是剛從母隊梯隊中脫穎而出,參加一隊的比賽僅一兩個賽季,在心態上他們對母隊還是飽含感激之情,小夥子們的接受能力很強,極度挑剔的現象不多見,在母隊的勸說之下,成功簽約並非難事;
當然並不是說教練組就已經包辦了球員們的轉會,考慮到青年球員的自尊,教練、足協和俱樂部會在全部的比賽任務結束以後第一時間告知有國外俱樂部對他們感興趣,如果球員的意願違背既定的轉會意向,俱樂部會軟硬兼施地進行說服工作,力促轉會的最終成行。
這一手多少有幾分封建家長的做派,但在中國足協看來,這完全是出自對中國足球事業的負責,身為長輩、領導的他們為小輩挑選最合適的道路,這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一件事;
在做出這一決定後,足協高層顯得前所未有的底氣十足,滿臉正氣凜然的民族英雄,這一次他們可是一分錢都沒有收,而是百分百出自公心。
在處理完與經紀人的會談後,呂居仁一看時間,15:18,阿根廷與澳大利亞的比賽已經開始,他趕緊打開了電視。
在賽後教練組的通氣會上,大家一致形成共識,實力強勁的衛冕冠軍取勝在情理之中,但集體誤判1/8決賽對手給他們提了個醒;
是以淘汰日本以後,王朋顧不上返回住地用餐,而是直接搭乘西班牙國內航班前往阿根廷與澳大利亞的比賽地,近距離地記錄對手的每一處要點,其餘教練則通過電視轉播來觀察對手。
剛一打開屏幕,比分就已經是1:0,阿根廷領先,進球者是薩拉特;
而從場麵上來看,笨拙的袋鼠軍團很難與小巧靈活的潘帕斯雄鷹相抗衡,流暢的傳球和默契的跑位,再加上阿根廷小個子球員超強的個人能力,大洋洲冠軍的頭銜更像個笑話。
上半場結束之前,阿根廷再次擴大比分,進球者是迪馬利亞。
中場休息的間隙,呂居仁起身去倒了杯水,上半場的比賽讓他看得口幹舌燥,甚至有點緊張。
從比賽來看,教練組賽前的估計沒有錯,阿根廷的實力非常強,遠非他們所設想的那樣輕鬆應對,強壯如澳洲冠軍者也無法抵禦片刻,對中國隊來說,這是一場真正的死亡之戰;
“五星天使”阿根廷的實力不容質疑,讓呂居仁緊張的也不是這一點客觀事實,而是他內心的想法與現實的巨大差距。
早在亞青賽結束以後的足協通氣會上,總局就已經明確定了國青隊出征此次世青賽的任務,就是持平上屆荷蘭世青賽十六強,教練組的所有工作都明確地指向這個目標;
在打架事件的處理及馬張二人的意外受傷兩件糟糕事情的疊加以後,足協刻意漠視球隊的存在,教練組感到心寒,球員們的信心也不高,整支球隊的精神麵貌持續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