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飲食文化的東方古國,加上廣闊的疆域,不同地方的球員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
比如,東北的喜好烤串大腰子,中原的山東、河南喜歡麵食,江南的江浙習慣甜食,西部的川渝無辣不歡,嶺南一帶的兩廣鍾愛高湯米飯。
中國球員是吃著各類中華美食長大的,走上職業足球道路以後,雖然必須按照職業球員的特點執行專門的食譜;
但自帶吃貨屬性的中國球員,是很難吃得慣科學食譜裏,脫脂無糖、少油少鹽白開水的,那一塊柴柴的雞胸肉、牛肉,不僅口感全無,色、香、味也沒有哪一樣沾邊。
中國俱樂部的後勤也隻能采用折中的方式,盡量按照歐洲俱樂部的標準去烹製中國食材,魚不炸、肉不煎、菜無鹽、食無油,多少改變了球員們對不職業的飲食習慣的依賴。
中國足球最不職業的地方,則體現在八小時以外球員的自律能力,歌照嚎、舞照跳、妞照泡、革命的小酒少不了;
外國球員起碼也是在退役以後才開始發福,而中國球員甚至還在職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中國足球的水平由此可見一斑。
有鑒於此,呂居仁在組建08之星的時候就明確立好規矩,飲食嚴格按照職業標準來執行,每日都對球員的體重和體脂進行監測,每名球員的情況均一目了然;
一旦超過了規定的標準,將進行相應的針對性措施,輕的加練體能,嚴重的甚至還要停賽、開除出隊。
球隊成立之初的球員流動性是非常之大的,目前的陣容是直到去年參加亞青賽預選賽時才固定下來的。
這支呂家軍背後所依托的08之星計劃,確實開創了中國體育團隊選拔史上的一個先河,在這個浮躁的年代無異於一股清流。
本場比賽淘汰了衛冕冠軍阿根廷,乍一聽有點天方夜譚;
在6年前的那場遭遇戰中,有著當屆國青隊最早踢上甲A主力的“閻百萬”閻鬆、“風之子”區波、許亮、杜偉、高鳴等的中國隊號稱“超白金一代”;
如此一支才華橫溢的中青隊也無法做到的事情,卻在6年後,由另一支平庸,沒有幾名球員喊得出名號的中青隊實現了,這確實有點黑色幽默的味道。
但細細考量這支中國隊,一切似乎又是在情理當中,僅從這獨樹一幟的飲食管理即可管中窺豹。
中國媒體一向喜歡拉大旗作虎皮,十分習慣起個響亮的標簽,球迷也十分受用這種豪氣的自我標榜的行為。
曆史上兩支名聲最響的中青隊,是參加2001年阿根廷世青賽的81國青和2005年荷蘭世青賽的85國青,他們分別被稱為“超白金一代”和“鉑金一代”;
而目前這支87國青在擊敗阿根廷以後,國內的幾大門戶網站已經迫不及待的掛出了“黑金一代”的稱號,網絡上的討論更是猶如洪水來襲一樣洶猛熱烈;
這支從汙濁的大環境裏成長起來的國青隊,正像從淤泥裏探出頭來的荷花一樣身姿娉婷,濯清漣而不妖,受追捧也在情理當中。
黑金,也叫銠金,是一種非常貴重的稀有金屬,主要分布在南非,全球的年產量僅為25噸左右,許多奢侈品通常也會含有黑金;
如“世界上最為昂貴的鋼筆或遊戲棋盤”,就連英國女王佩戴的王室珠寶也鍍有黑金,由此可見其價值是在黃金和鉑金之上的。
對中國足球來說,能稱為“黑金”,更多也是說明了這支球隊是如此特別,就像漆黑中的金子一樣閃亮。
而在中文裏有著特殊含義的“黑”字,更是說明了他們不受待見、與眾不同、意外出彩。
若幹年後,哪怕這群球員在茫茫人海中湮沒無聞,但回想這一次的經曆,也必然會讓人印象深刻。
開始用餐以後,大家也是各吃各的,實在也是太餓的緣故。
龍天盛了一碗白米飯,很快吃完了,再來了一碗白粥,連半飽的程度都沒到,他也不敢再吃這些主食了,而是選擇了糙米飯、水蒸牛肉、雞胸肉這些味同嚼蠟一樣的健身餐;
作為一名廣西人,他從小就養成了以白米飯配白粥為主的飲食習慣,但在進入俱樂部後也逐漸改變了這種高糖分的習慣。
進入國青隊以後更是完全不沾,今晚雖然得到特殊照顧,但龍天依然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僅僅是過過嘴癮而已,很快也按照科學食譜來進餐;
同時也很自覺的克製著自己的欲望,在吃到七八成飽的時候,他也就停了下來,對著滿桌的海鮮不為所動。
大體上每個人的情況都差不多,總用餐時間也就十幾分鍾,球員也用餐完畢了,沒有胡吃海塞的情況發生,用餐時也是靜悄悄的,嚴謹的紀律性已經滲入到血液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