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金激勵(1 / 2)

在王朋也對剛結束的西巴大戰進行點評,球員們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討論,又是一番燒腦的戰術點評會,再加上剛好是晚飯過後,難免有一些困頓。

兩位教練的講評完畢,也就意味著這個晚上剩下的時間,終於可以交由球員們自己支配了,年輕人好動的天性還是壓抑不住的。

看著小夥子一副歸心似箭的不耐煩樣子,球隊的領隊易忠知道自己這番長話短說的話語還是很有分量,也是很有必要的:“小夥子們,我知道你們現在急著解散回去休息,再給我老易幾分鍾,相信我的這些話會讓你們今晚好夢連連的。”

看著大家漸漸聚攏過來的眼神,易忠笑道:“大家都辛苦了!踢得很有骨氣,很振奮人心,特別給我們中國人長臉,足協和總局領導也非常滿意大家的表現,在賽後第一時間就給我發來了最新的慰問指示,讓我一定向大家傳達!”

這些話還是一成不變的中國特色,大家多少都已經習以為常,但現在聽起來,感覺還是挺受用的,年輕人的內心是美滋滋的。

故作神秘的掃了一眼大家,易忠開始宣布今晚的“重磅內容”了:“足協關於我們球隊的獎勵方案已經得到總局的批準,所以,已經殺入四強的我們獎金已經累積到180萬元,加上淘汰日本的50萬,恭喜你們,截止目前獎金總額已達230萬!年輕人,幹得很不錯嘛,繼續加油哦!”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人是逐利的,在付出努力的情況下,終究還是希望能夠獲得對等的報酬,也才會有更強的動力去追逐更好的成績。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尤其是在職業足球的環境裏,金元足球、資本足球絕對是足球運動發展的最大動力;

這個無論國內外都是一樣的,隻不過在中國這個不成熟的市場裏,表現得更加的勢利而已。

這支國青隊是含著金鑰匙出生,渾身自帶榮譽屬性,散發出與眾不同的光芒;

在新中國體育近六十年的曆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從這一次的獎勵也可見一斑。

就算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強勢逆轉摘金的女排,最終拿到的獎金也隻有300萬,這與獎金大戶的男足根本無法比。

2002年世界杯上的中國隊,雖然三場盡墨一球未進一分未得,丟人丟到了全世界;

但預選賽出線+國際足聯出場費,三場比賽下來也拿到了300萬美元,轉化成人民幣超過了2000萬元;

甚至為了進一步刺激國足,更是開出了1000萬的世界杯小組賽出線獎金,雖然明知沒能力拿得到,但這一天價的空頭支票還是讓人震撼不已;

2004年在家門口進行的亞洲杯裏,雖然在決賽中很屈辱地被日本陰走了冠軍,但同樣斬獲160萬的獎金,再加上預選賽出線的80萬,獎金總額也近250萬。

雖然一名中超主力球員的年收入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這點微薄的獎金也確實不值一提;

但與國內縱向的體育項目來看,無論是三大球的足球、籃球和排球,還是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夢之隊”,首先進行職業化改革的國足都是待遇最豐厚的。

這是與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以及足球這項全球第一運動地位相符合的,球迷們雖然對於球員們不職業的行為頗有微詞,但大體上還是尊重球員們,認可他們犧牲青春換來的這份高收入。

但這些獎金是相對於成年隊來說的,畢竟那才是代表一個國家在該競技項目的最高水平,至於青年隊則是沒有這種待遇的。

在外國人看來,青年級別的比賽是為青年選手們提供的快速成長的舞台,應該以提高成績和為國爭光為第一要務,不應該沾染太多的成年世界裏的利益關係;

所以,世青賽這項頗具分量和影響力的青年足球賽事,在國際足聯裏連A級賽事也達不到,自然不會有任何出場費和獎金之類的待遇,獎勵更多的是以精神方式為主;

但這條符合客觀規律的約定俗成,到中國卻產生了另一番景象,外國人像看那種來到歐洲的土地上大肆買買買的土豪中國人一樣,他們是嗤之以鼻的;

認為中國隊是一個怪胎一樣的存在,更像一個毒瘤,毒害了應該拚搏向上的青年人的決心和意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在青年級別裏還是能夠出一些成績,當時正處於改革開放的初期階段,球員的想法還是比較純樸,為國爭光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的;

隨著進入新世紀,尤其是2001年世界杯預選賽的44年來第一次闖關成功,激活了國人心中的萬丈豪情,對中國體育長期奉行的“金牌政策”也十分認可;

同時也隨著加入世貿以後經濟的迅速增長,日益改善的經濟社會大環境,與低層次徘徊的國家足球水平之間的矛盾逐漸加深,使得一次次傷心絕望的中國球迷就像一個餓鬼;

國足這個敗家玩意始終沒辦法給球迷們喂上一口飽飯,退而求其次,國足不爭氣,那女足和青年隊的成績也是聊勝於無,因為是國字號,代表了中國,同樣能夠撫慰球迷們的愛國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