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來到了7月17日,距離兩場半決賽開打僅剩一。
首先進行的西班牙與中國的比賽,將在薩拉戈薩當地的18日17時進行;
另一場意大利與捷克的比賽,則是安排在稍晚的0時在西班牙中部城市巴利亞多利德進行。
相對於下午四時才慵懶地來到薩拉戈薩這座東北城的西班牙隊,他們的對手中國隊已經開始了賽前最後一的訓練。
總體目標是按照明的比賽時間,進行所有的安排,飲食、行車、訓練、後勤保障等,均嚴格按照明的流程進行,細致而嚴謹。
賽前最後一,為了避免傷病,已經沒有對抗方麵的內容,而是以簡單的戰術套路演練、防守站位、射門,以及定位球的演練;
也包括點球的練習,確實考慮到了比賽中會出現的種種情況,並安排了針對性的訓練。
這其中,首發陣容的思路統一也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內容。
為了更充分地準備這場比賽,呂居仁很快便宣布了首發陣容,並從整體到每個位置的要求都向球員們進行了講解;
在訓練中也重點進行加強,如此短的時間要形成足夠的機械記憶很難,但盡量做到有意識地去執行教練的戰術意圖,還是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效果。
球隊繼續沿用上一場的41陣型:
守門員由傷愈複出的曾德擔任,四名後衛從左至右分別是甘仁、宋敏、史亦明和龍;
後腰關劍和唐龍,三名前衛從左至右分別是錢程、朱立業和蒿俊閔;
單前鋒是馬抗。
替補七人陣容是趙悅、魯星、戴琳、楊子江、李旭東、區風和羅冼。
所謂的陣型,其實都是死的東西,真正到場上的時候,是會隨著形勢而發生變化的;
如果單純抱著固定的陣型安排而不越雷池半步,那與紙上談兵的趙括也並無二樣。
中國隊上一場迎戰阿根廷的陣型雖然安排為41,但隨著比賽的進行,尤其是隨著張暢被罰下和關劍的上場,陣型也是向單後腰的菱形中場變化;
朱立業、唐龍和關劍這三名中軸線球員的特點,是奔跑範圍廣、換位頻繁,前腰、中前衛、後腰處於一種動態的變化;
陣型也是在41-4141-41-41之間來回切換,體現了孫子兵法“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奧妙。
呂居仁這名中國教練,不唯書、不唯權,確實有自己的思想,既特立獨行,又不違背客觀規律,眼看著一副好牌即將被打爛,又能夠神奇反轉;
國青隊在他的帶領之下能夠駛過險象環生的灘塗,最終勝利大逃亡地逃出了生,球隊走高的同時,對他關注的目光也開始增多,不愧為“國貨之光”。
在替補陣容的安排上,也可以看到這名主帥的用意所在。
把僅剩的兩名後衛魯戴兩人放進來,尤其是還未有過出場紀錄的戴靈,這是做好了貼身纏鬥會出現不利結果的準備;
“解禁”的李旭東的入選,很明顯也是想利用他的遠射能力,至於選擇了快馬羅冼,也是想視情祭出“一高一快”的傳統武器,這個安排正是針對西班牙防守核心皮克缺陣這個情況所製定。
隨著李旭東的一腳轟門被曾德捶了出去,中國隊完成了今的訓練,這也將是賽前的最後一練。
訓練持續的時間不長,量也不大,球員整體上是處於微微出汗的狀態,體能教練潘軍帶隊員們開始放鬆慢跑的時候,呂居仁與王朋在場邊進行著交流。
看著球員們輕鬆投入的樣子,王朋問了一句:“老呂,你這幫隊員到底是怕對手,還是不怕啊?都已經半決賽了,看他們好像要打一場熱身賽一樣。”
呂居仁淡然答道:“我覺得挺好的,這也是我想要的結果,他們調整得都不錯。對手強大是不錯,但我們也不差啊,幹就完了!”
王朋點點頭:“嗯,希望他們是一種正方向上的樂觀吧,而不是那種反方向的盲目自大。今晚的心理課,我還是要再統一他們的思想才放心。”
呂居仁笑了笑道:“怎麼感覺你比他們還緊張?沒必要了,現在我們是輕裝上陣,沒有任何的包袱,這比之前的那些形勢好太多,好好踢球就對了。”
王朋不以為然道:“我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但好不容易來到決賽的門口,不努力一下,對不起自己。”
“我們不愧對任何人,包括自己,能夠堅持到今是多麼的不容易。現在,我真的隻想去好好享受這兩場比賽,不會去想其他的一些私心雜念。”呂居仁的話平靜中帶著力量。
一場激戰下來,球員們變了很多,而他們的主教練又何嚐不是?
王朋頷首以對,開心地笑著。
晚上1時,在結束了技術指導王朋的心理輔導課以後,球員返回各自房間進行洗漱,時準時熄燈休息;
國青隊的一條鐵律就是必須準時作息,教練們嚴格執行,球員也習以為常,都在自覺遵守著。
尤其是到了燈紅酒綠的國外,這裏的花花世界益加精彩,這群夥子又正值弱冠這個龍精虎猛的年紀,渾身上下都充滿了發泄不完的精力,特別是這種長期封閉的環境裏,球員們是很容易打歪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