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就吃香蕉(1 / 2)

李旭東接到中路的朱立業分過來的球,作勢抽射吸引對位盯防的蘭紮法梅上搶以後,再靈巧的將皮球撥到了外側;

如願騰出空間的李旭東正待做下一步動作的時候,冷不丁就遭到了蘭紮法梅的攔腰推搡,兩人糾纏在一起,最後也是使得李旭東失去了對皮球的控製。

中路的阿誇弗雷斯卡給右側的切爾奇做球,史亦明預判準確,一個快速的上搶,直接堵死了切爾奇的前進線路,被卡得死死的意大利人拿不到球以後著急上火,氣急敗壞的一把將史亦明推倒在地。

坎德雷瓦朝著左前方的肋部傳了一腳低平球,右後衛龍天緊緊貼住羅西,突然爆發,搶先半步越過羅西截下皮球後,正準備帶球向前突,卻被眼疾腳快的羅西硬生生拉拽得停下了腳步;

龍天很惱火,又很無奈的兩手一攤,恨恨的盯了犯規的羅西一眼,隨即又望向主裁判,眼神裏滿是怨恨。

意大利人很聰明,他們所有的犯規動作都是在對抗接觸基礎上進行,帶著一定戰術犯規的合理性,而不是像上一場西班牙人那種破罐破摔的粗暴動作;

決賽的裁判團隊來自西班牙,排除東道主被淘汰的恩怨,僅因為這是一屆在歐洲本土舉行的大賽,主裁判的主觀傾向就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上一場主裁菲德爾的表現實在太過於拙劣,總結過後的組委會精心派出的決賽執法裁判,正是曾經執法中國與阿根廷的1/4決賽的馬裏恩科;

34歲西班牙主裁不愧為歐足聯的重點栽培對象,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他,成為了組委會應對國際足聯,對本屆賽事執法工作詰責的一項補救舉措。

強勢的阿根廷足協主席格隆多納在國青隊衛冕失敗以後,一度放狠話要告到國際足聯,身為國際足聯第一副主席的南美狠人並不是易與的主;

最終,阿根廷人也隻能接受了出局的命運,這其中,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的斡旋起了主要作用;

但更為關鍵的應該是,馬裏恩科在這場比賽的執法表現並無太多紕漏之處,使得FIFA紀委在一番取證過後,調查報告得出的也隻是一般性的結論,一場風波就此揭過。

組委會已經沒辦法改變東道主已經出局的命運,如此一來,決賽的基調就已經定下來了,意大利應該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但由於阿根廷的前車之鑒,決賽的主裁必須要用一種更高明的手段去掌控整場比賽;

既要基本上維護國際足聯宣揚的“公平競賽”理念,同時也要充分照顧歐洲人的麵子,必須堅決扼殺中國人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這裏畢竟是歐羅巴。

中國足球長期的弱勢局麵,使得他們在國際上沒有任何的地位,在驕傲的歐洲人看來,能將他們放進決賽就已經是莫大的恩賜,還要妄想著奪冠,那就是癡人說夢;

憑心而論,來自中國的這支青年隊表現確實令人吃驚,但是由於他們卑微的出身,所有的這些都被貼上了僭越的標簽,他們的一切行徑都像個小偷,不能怪別人雙標,隻能怨他們是中國人。

如果最終闖進決賽的是巴西、阿根廷,甚至日本,事情的發展又會不一樣。

百年以前,遭遇列強欺辱的中國很好的詮釋了“弱國無外交”的深刻道理;

而在百年以後,中國足球在國際足壇上再現了外交上全麵潰敗的真實場景,是曆史的巧合,還是現實的必然?

每一個國內的有識之士,看到這種場景,巨大的羞恥感更是深深刺痛著他們脆弱的心。

半決賽過後,懦弱的中國足協、冷漠的亞足聯和強勢的歐足聯等三方麵表現的清晰對比,就已經讓人預見到今日的走勢;

但當這種不公的待遇再次光明正大的襲來的時候,各方的表現又是各不相同的:

歐洲觀眾覺得是理所應當,中國球迷覺得憤慨,但又沒有太多的辦法,隻剩下徒勞的抗議聲浪,而場上的球員,心理開始有所波動,漸漸有點偏移最初的軌道。

確實是受到了影響,這是明顯有別於上一場的,因為他們的心態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半決賽打西班牙,中國隊始終以一種弱者的心態去抗擊東道主,最現實的目標就是耗死對手,將比賽拖進加時賽和點球,所以遭受到再多的不公判罰,都能夠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

而本場打意大利這個手下敗將,還是整屆大賽最保守的一個歐洲球隊,一開場就是以一種強者的心態去應對,此刻再突然遭遇到主裁判“護短”的對待,耿直的中國小夥在心理是沒辦法去接受的。

開場近20分鍾的比賽時間裏,盡管有起初階段的各打五十大板,但隨著比賽深入發展,對手這種若明若暗的犯規動作都在順暢的實施著;

最多也就是引來主裁判的幾聲嗬責,根本就沒有掏牌警告的意思;

這實際是對意大利人的縱容,鼓勵著他們繼續這樣踢下去,心態受影響的中國球員,場上連貫的節奏也因為對手的蓄意犯規而變得斷斷續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