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天在門前的這腳解圍,極大鼓舞了全隊士氣的同時,也給了對手沉重的一擊;
泄氣不少的基多球員,也像被淋透的落湯雞一樣失魂落魄;
在上半場隨後的比賽當中,再也沒有製造出有效的進攻機會。
隨著昂迪亞諾的哨聲響起,上半場比賽結束,雙方進入中場休息。
在休息室當中,基多主帥鮑紮沒有過多批評失神的球員們;
而是提醒大家抓緊更換幹爽的球衣,做好保暖工作;
對於下半場,他並不急於進行調整,既然對手不急,那他們就不應該急,就看誰先抓住對手的馬腳。
玉城這邊,莫華強則不吝對弟子們的表揚,這個上半場他們完成得很好,取得了他想要的結果;
證明球隊安排的戰術是對路的,下半場隻需繼續沿用即可。
15分鍾的休息過後,雙方再次回到場上,進行最後45分鍾或75分鍾的爭奪。
下半場的比賽開始後,能夠明顯感覺到比賽節奏在放慢,主要原因來自強勢一方的變化;
強攻半場的基多意識到這樣的進攻方式,並不符合己方的習慣;
不僅沒有取得進球,還耗費了大量的體能儲備,根本就是一筆賠錢買賣;
玉城的頑強程度超出了他們的預料,為了防備對手偷襲獲利,他們也必須有所保留。
為了應對基多更為凶悍的進攻,玉城本來就將防守的強度進行了提升;
如今隨著對手收縮戰線,他們麵對的壓力小了很多,當然就更樂見其成了。
雙方爭奪的戰場轉移至中場地帶,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開場不到15分鍾的時間裏,主裁昂迪亞諾已經先後出示了5張黃牌。
裁判的頻頻介入,也將比賽節奏切割得稀碎;
使得淨打時間急劇下降,從上半場的六成降至不足五成;
直接受害的就是比賽的精彩程度,球員拿球以後不是第一時間就想著傳控;
而是大腳起球,抑或動歪心思去禍禍對手;
看到如此無趣的比賽畫麵,在場的觀眾也是開始發出不滿的噓聲;
甚至有些人借助躲雨的借口,幹脆就開始提前退場了。
這樣混亂的局麵發展到下半場70’,鮑紮再也忍受不了;
他意識到這是對手的陰謀,想以此製造混亂的局麵,好讓他們在最後時刻渾水摸魚;
華夏人是非常狡猾的,他們當然希望將比賽拖到最後,必須堅決斬斷他們的癡心妄想!
坐不住的基多開始變陣,用經驗更豐富的誌利前鋒19號納維亞,換下了作為不大的比埃勒;
並將左前衛博拉諾斯推至鋒線,打起了雙鋒戰術。
五分鍾過去以後,變陣以後的收效不甚理想,鮑紮又果斷的用10號維卡換下了,體力下滑的W阿勞約;
這是一次對位的換人,維卡比W阿勞約年輕了六歲,具有更強的衝力;
尤其是在中場的掃蕩能力,對支撐球隊破解當前的困局,是一次有益的補強。
這樣一頓操作下來,基多的戰意又變濃了不少,場上節奏又快了起來;
比上半場還要狂暴,能夠清楚感受到厄瓜多爾人醒悟過來以後,堅決拿下比賽的決心。
納維亞這名30歲老將的作用,很快便體現了出來,相對於年輕的比埃勒來說;
誌利前鋒的跑位更飄忽,經驗也更豐富。
納維亞身材一般,僅1米71,表麵看起來比阿艮廷前鋒要瘦削一些;
但兩名高大的玉城中後衛與之相遇以後,很快便發現了,他比之前那個16號要難對付得多。
與之對位的王朝陽,首先吃到了苦頭。
納維亞的跑位很有特點,非常善於尋找防守球員的視角盲點;
通過靈活的步法,稍一不留神就穿了過去,實在是防不勝防;
王朝陽本來就比他高了快20cm,在對手如此刻意的詭異跑位之下,東北小夥身上那種容易走神的缺點,很快便暴露了出來。
不僅無球跑位讓王朝陽非常難受,即使是背身拿球以後的對抗,納維亞同樣不懼這個高佬;
王朝陽已經身背一張黃牌,因此在身體對抗上還是有所忌憚,動作放不開;
納維亞正是看中這一點,一有機會就使壞,誌利球員那種隱蔽的小動作,更是比比皆是;
甚至還有納維亞拽起王朝陽的手掌,故意拍打自己臉頰的奇葩舉動,恰巧發生在裁判看不到的角度。
全球數億的觀眾通過多角度的慢放鏡頭,清晰的看到搞笑的這一幕,也是忍不住笑了起來;
但在緊張的比賽當中,就完全不會有想笑的欲望,基多球員想趁機博懵,玉城球員則抗議對手誇張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