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日冷似一日,還有幾日便是大寒,離過年也越來越近。
到了“街子天”(趕集的日子,本地土話)了,這是年前的最後一次,按照往常的慣例,這一日來做生意的人最多,因為家家戶戶都要趁著這個機會把過年的物品一次性采辦齊全。
文家過年的東西,基本都是薛管家去省城采辦回來,但是,這樣一個熱鬧的日子,家中眾人都愛到街市上去逛逛、看看。
老太太上了年紀,想看熱鬧卻不愛擁擠,太太就陪著她坐轎子,讓轎夫抬著,出去到處看看。
準備看過街市後,再到大龍祠去聽一聽平日裏難得一聞的洞經樂。
小姐們則由小廝、嬤嬤們跟隨伺候著,可以到街市上去逛一逛。雖然人多嘈雜,架不住小姐們年幼好奇,非要去玩上一玩,子圭隻好一並去,還多派些人手保護著。
河兩岸的街市滿滿都是人來人往,家家戶戶臨街的石鋪台堆的都是貨物,有本地的,也有從遠處運來的。
不過是些市井煙火氣,平時裏卻沒有什麼機會接觸,小姐們一見自然覺得樣樣新鮮,一逛就是半天,也尋常!
蓁蓁這幾日開始有些不適的反應,常常幹嘔不止,有些貪睡懶動,便留在家中休養。
家中人少,隻留了小雲在跟前陪著,其它就是門房和幾個老嬤嬤在家中守著。
按照習俗,這幾日就可以開始糊窗,孫掌櫃已經讓人備好各式各樣的窗花樣式,分派給各房,各自貼在窗戶上看著圖個喜慶的意頭。
今日窗花方才送到,賬房中人人皆是想著早些收工去逛街市,隻有靖文滿口應下去分派窗花的活計。
孫掌櫃也未多想,隻囑咐了他一句,說:“今日家中人少,你速去派完窗花便回去吧!”
“好的,幹爹!”靖文滿口答應著,就帶著小廝向內院走去。
趙靖文心中想的卻是另一回事,已經多日,沒有機會再看到蓁蓁,心中的思念讓人倍感煎熬,他必須自己想辦法。
今日正好!家中人少,聽說蓁蓁沒有出去,既然各房都有份兒,當然要借著這個由頭到她房中去一趟。
可是,有個小廝跟著始終是礙事,他邊走邊想,想到了一個辦法。
走到花園時,他忽然停下,對小廝說:“趕快派完了我們也好休息去,外間這麼熱鬧。”
小廝笑著答道:“就是,我娘還讓我去街上找找看賣香醋的來了沒,若來了就打些帶回去。去晚了,不知道還有沒有。”
“這樣吧!咱們把窗花放這兒,分頭去送,怕是能快些。”趙靖文說。
“這樣啊……”小廝有些不敢肯定,這樣做孫掌櫃會不會怪罪。
“無妨,幹爹若問,就說是我安排的。”趙靖文全沒當回事兒,說道。
“好吧……”小廝想了想,反正不是什麼大事,賬房先生說了就這麼辦。
說完,兩人分配了一下各自送的,便分頭行動了。
趙靖文可是一分鍾都不想浪費,手上捧了一份窗花,便直接上樓去了蓁蓁那裏。
他留意了一下,去的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人。
心中提著一口氣,來到房門前,未鎖,半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