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上訪之路
第194章:上訪之路
俗話說:“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這句流傳了幾千年的俗語,徹徹底底的印證了中國封建社會司法過程中的弊病。現如今,這句話是不是已經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呢?非也。這句話不僅沒有被淘汰,而且還要加上一句:“有理無權你莫來”要確切的多。
如今的天歌,所有財產的凍結、賬麵存款的歸零、讓他舉步維艱。濟南路途遙遠,需要差旅費用。大兒子天明沒固定工作,小兒子天成上初三,現在吃飯都成問題。這該怎麼辦?
從不問人借錢,一貫清高的天歌,也顧不得什麼顏麵。不得不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四處借錢。變得越來越沒人情味的人們,誰願意借錢給別人?從小玩到大的鐵哥們,聽了天歌述說的故事,還沒等到他開口借錢,就借故躲避。就連自稱個人資產超過千萬、落難時,天歌毫不猶豫借錢挽救他免去牢獄之災,
在蘭州的混得像模像樣的堂弟,都詳裝糊塗不肯借錢。這世道是不是變得太炎涼了。
經過天歌百般努力,總算七拚八湊借到了兩萬塊錢,開始踏上了上訪之路。陌生的濟南城,天歌還是在90年代初去過。20餘年的改革開放,老城已經變得麵目全非了。
坐了一夜火車硬座,一宿沒睡的天歌,申訴第一站,他選擇了“山東省高級人民檢察院”群眾來訪接待處。天歌明白,在陌生的城市找地方,最好的辦法就是打“的士”,“的哥”們才是城市的活地圖。他花了幾十元“的士”費,“的哥”輕鬆的將他送到了目的地。
天歌進入接待處大廳,保安問明來意,叫天歌填了張表格。天歌填完表格後,坐在大廳的休息椅上靜靜的等候。一個多小時的等候,讓天歌心急火燎,可他還得耐下心來等待。
總算輪到天歌被接待時候,有人喊著他的名字。接待天歌的是位40歲左右的中年檢察官。他得知天歌是從上海過來的,對天歌非常熱情。天歌簡單地說明來意後,將打印好的申述書遞給中年檢察官。他仔細讀完後,表現出對天歌的遭遇十分同情。
他態度十分和藹地對天歌說:“這幫人真的有點不像話,可這種事我幫不了你。你時間過得太長了,我就是想幫你抗訴也無能為力了。我建議你還是去省高級人民法院吧!他們是上下級關係也許會買賬,向他們申訴,或許能解決問題。”
不知中年檢察官是真的無能為解決問題,還是由於職業慣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踢皮球,反正就是這樣把這難纏的問題踢給了省高院。天歌想把申述材料留一份給省檢察院,他也說,沒有必要。
省高院離省檢察院比較遠,從省檢察院“打的”到省高院又需要花要幾十塊錢。省高院新址,坐落在新開發地區,占地麵積非常龐大,建築結構非常高大氣派。現在有錢的國家行政機關再也不是工商、稅務、財政局,而是法院、檢察院和交通警察管理局了。要是在這些部門撈到個差事,那可是肥得流油的職業。非怪,考公務員的時候,這些職業錄取率都是在幾百分之一,甚至上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