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臨港的湯琳收到一條條澧河傳過去的消息,她的內心也日益的歸於平靜,因為澧河投資的事情,湯琳一度在集團裏麵很被動,因為很多元老都拿這一點說事兒,說湯琳初來乍到,雖然擁有相當的權限,但是美力集團投資內地的事情實在是太大,湯琳怎麼能不彙報董事會?
麵對這種質疑,湯琳在集團內部會議上發表了演講,她的講話擲地有聲:
“有句話說得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看我們集團在戰略的落實和推進上麵,恰恰就存在這類的問題!我們有些人沒有進取心,隻知道一味的保守防禦,而不知道在我們這個行業往前走是逆水行舟,不進就要退呢!
就說我們內地投資的事情,喊了這麼多年的大戰略,但是為什麼落實不了?我看就是因為我們企業大了,很多明明很好的戰略要落實便有人要製造阻力!
我來美力集團任職帶著使命來的,我在自己權限範圍之內做了投資的決定,我相信這個決策是正確的,而且如果決策正確,我還要建議集團進一步加大投資。
至少我們要把超過一般的產能遷移到內地,沿海地區我們主要是保留我們的總部和研發中心!”
湯琳非常的強勢,直接懟得一幫元老不好回嘴,沒有辦法,湯琳幹的事情並沒有出格,因為投資在一個億之內,她有權力直接決策。
第二點,湯琳背景實在是太深,過往的履曆也很光鮮,雖然目前隻是集團的副總裁,但是稍微長點腦子的人都知道,如果湯琳在集團站穩了腳跟,有了自己的班底,未來美力集團的掌舵人一定是她!
湯琳也是個較勁的人,集團內部給她的壓力越大,她就偏要做成!她自己城裏了一個核心團隊,實際上就是把白超剛, 李剛幾個人團結在自己身邊,專門就琢磨澧河工廠的事情。
她講:
“我們在澧河隻投了一個億而已,這是個小廠!但是這個小廠我們要讓其發揮大作用,螺螄殼裏也能做道場呢!隻要我們把這個廠經營好,我覺得未來集團一定會重視澧河廠!”
湯琳很重視這個廠,李剛就天天往澧河跑,很多時候李剛都會去拜訪唐俊。
他是個非常聰明的人,隱隱已經感覺到這一次澧河建廠好像對他來說是個機會,而在他心中,唐俊是一個能夠搞定湯琳的厲害角色。
實際上李剛對官場也非常的了解,他知道像美力集團這樣的企業,雖然內部鬥爭也很激烈,但是跟官場比起來真的小巫見大巫,完全不值一提。
唐俊能夠在武德官場之上混得風生水起,如此年輕就能掌握權柄,他能是一般的人?所以李剛以一種很謙虛謹慎的心態去和唐俊接觸交流。
唐俊跟李剛講:
“李總,這一次澧河項目投資雖然小,但是這個項目是湯總第一次獨立決策一個項目,這個項目能成功,對湯總來說前途可能就是一馬平川!
現在湯總在重用你,你應該要思考的是怎麼讓這個項目出彩!”
李剛被唐俊這一番分析整得有點激動,他回去之後就反複研究琢磨,而且還和白超剛兩個人研究琢磨,最後兩個人搞了一個方案出來。
他們決定在澧河的工廠就生產一類小家電,把全國的智能電飯煲的產能都放在澧河,工廠不大,但是如果隻加工一個小家電出成品還是完全可以做成的。
當然,一個億的資金規模可能有點小,但是兩個人還是想出了應對之策,那就是可以把大部分智能電飯煲的產業鏈讓出去,澧河工廠就隻是搞組裝,這樣一來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了……
所以說,工廠還在建造,基礎建設還在鋪墊的時候,這家工廠的定位已經確定了,李剛為了這個工廠定位專門跑了一趟粵省,把他們的想法向湯琳做了彙報。
湯琳道:
“你們這個想法很務實,但是放開產業鏈最好是能夠在澧河本地,或者在周圍三百公裏範圍之內能夠有供應商!
這一點我相信澧河當地zf也非常在意,因為這會給他們招商引資帶來便利,你們完全可以用這一點再去和唐俊溝通,讓zf再幫我們找到有實力,有能力的供應商,這樣我們一旦工廠落地,便能迅速的投產加工……”
喜歡陽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