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恐害怕碎片受到影響。
而接下來的粘連,更是讓他精神高度集中,就這麼一下一下從底部慢慢的放到瓶口。
這東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複雜的很。
等好不容易把這些都粘連好,張藝的目光再次掃視,此刻的他沒有發現,自己的眼睛,其實已經散發出了一種特殊的紅光。
也就是有這道紅光的加持。
他才可以看到很多人,幾乎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東西。
“瓶口這邊有些問題,必須打底。”
他自言自語。
“瓶底有缺陷,看來,還是應該磨勻一點……”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三十五個小時過去後,又接了二十多個小時。
也就這會兒,他的底色已經製作成功。
此刻正在做釉下彩。
東西做到這一塊,其實就已經屬於他的獨家秘方了。
簡單說,有時候一些釉下彩,看起來,似乎用的料差不多,但是其中的配比,有時候多是那麼一刻都能發生很神奇的變化。
結束了釉下彩,緊跟著就是仿釉,然後再做釉上彩。
時間一秒一秒飛快的流逝。
張藝也從剛開始的不熟練,手有些發抖,到慢慢的熟練,他的成長速度飛快。
在很多人沒把關注到的地方,他的目光深處,仿佛有一道極為刺目的光在照射一般。
等到前麵七個步驟做完。
最後的步驟就是做舊了。
做舊這東西說的簡單,但卻是古陶瓷修複的靈魂。
對尋常人來說。
剛開始修複原物必須拍攝寫真,然後存檔,緊跟著清洗,然後找衝口的黑色。
但這東西畢竟剛摔碎,所以修複起來,相比於那些放了幾十年的老物件,還是要好上那麼一些。
因而,所謂的做舊其實也不是那麼需要。
但即便是這樣。
他也沒有省略這個步驟。
一直到過了大概七十多個小時,看著眼前已經完好如初的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張藝總算是長長的鬆了口氣。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敢欣賞眼前這美妙的器物。
看著它盤沿麵上以細線條描繪的海波紋,再瞅瞅盤心上畫的鱖魚,魴魚。
這一刻的張藝,整個人已經完全沉浸在了那美妙的圖畫之上。
瓶身上蓮花、水草隨水波而動,極具動感。外圍環以纏枝牡丹,花葉纏繞,葉片豐腴。
整個圖畫安排的相得益彰,疏密有序,繪畫極其精良。
“不愧是以當時進口的青料繪製而成,發色濃豔的很啊!”
他忍不住感歎了一聲。
再細細的打量著,描繪了古代名士悠然自得的風度與超凡脫俗情操的畫作,以及其他畫作。
細數起來,這些畫作總共4幅,安排的那叫一個相得益彰。
不必多說,這絕對是元青花的精品,而且是從景德鎮那邊出來的,用現在的話講那叫官方行貨。
根據他的了解。
這東西要是按市場價估計的話。
少說得七八千萬,運氣好的話還可能上億。
“嘖嘖,關北那家夥欠了我一個大人情啊……”
張藝說著,輕手輕腳地放下手裏的修複工具,開始整理整個工作室。
這是他本身整理畫室所留下的習慣,眼下幹完瓷器修複的活兒,看著用過的那些工具,想也不想,就把它們放的整整齊齊。
東西放下,離工作台至少兩米,他才有些肆無忌憚的伸了個懶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