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欄杆不盡興亡。數九點齊州,八景湘江。吊古詞香,招仙笛響,引興杯長。遠樹煙雲渺茫,空山月蒼涼。白鶴雙雙,劍客昂昂,錦語琅琅。“
一一張可久
三月江南,蔦飛草長。臨安城中,一派春色,並不因元人肆虐而有所稍減。鬧市之中,依舊人群熙攘。有走街賣藝的、有挑著擔兒賣山貨的、有乘著春色明媚出門踏青的、有擺著攤兒吆喝賣貨物的……摩肩接踵,不一而足。
在臨安西門不遠的一片空地上,圍著老大一圈人。場中一老一少正在揮拳賣藝。那老的是位年約六旬左右的老兒,身上穿著陳舊破爛,發須已略略顯得有些斑白了,但仍然鶴發童顏,步履矯健。那小的則是位年方二十的少年女子,雖說年歲無多,但卻出落得花容月貌,婷婷玉立。隻見她時而拳腳生風,時而刀槍並舉,身形阿娜多姿,優美絕倫,卻又點滴不讓須眉。顯然也是一副內外兼修的好把式。圍觀眾人無不聳然動容,掌聲雷動,紛紛喝采不絕。
待那女子接連耍了幾路刀劍功夫後,老者雙手平胸抱拳,作了一個籮圈揖,朗聲道:″各位父老鄉親,同道朋友,小老兒父女身逢驟變,為圖生計,不得不遊走江湖,賣藝為生。今日初臨貴地,設個場兒圖些盤纏。小女年幼技溥,撐不得場麵。若是耍得不好,不成規矩,見不得方圓,還請各位海涵則過。下麵就由小老兒耍一套八風拳,以共樂子。若是鄉親朋友認為不至辱沒了眼睛,興起時,有碎銀的,請伸貴手,多少賞碗酒飯;無碎銀的,就請鼓鼓掌,助一助興。小老兒這裏自當感激不盡,先行謝過!“說著,又是深深一揖。
圍觀眾人齊聲呼喝,有人道:″兀那老兒,休要絮絮叨叨,隻管磨破了嘴皮,有甚真本事,盡可使將出來,若得大夥兒看得好時,自然少不得你些許盤纏。“
老者微微一笑,也不言語,雙手抱拳收於腰間,兩腿橫跨半步,齊與肩平,長長吸了一口氣,左手緩緩成掌劃於胸前,右手推掌平平揮出。正是一招″八風拳“中的起手式。
這八風拳雖算不得武林中的至高武學,但究屬名門正派功夫。八風、八風,顧名思義,每招每式之間,出手成風,蘊含了無限強勁內力。雖是平平一招起手式,但在老者這樣一位行家手下使將出來,卻也舒緩有致。沉穩處有如嶽峙,迅疾時儼若奔雷。觀者群中,有三、兩位會家子,竟然瞧得目瞪口呆,禁不住驀然間鼓起掌來。
老者微微頷首以示謝意,手中雙掌連環翻飛,幻化出上千掌影,腳下走得越來越快,走的卻是八陣圖方位,將八八六十四卦中的四正四奇、四開四闔,用到武學之上,霎時間變化奇幻。老者雖是單人雙掌,卻也步法奇妙,隱隱有布陣而戰之意。圍觀眾人中少曾有人見過此等上乘功夫,十之八九隻瞧得麵容失色,忘記了鼓掌喝采。
老者步履生風,掌影隨行,越轉越快。眾人瞧得眼花繚亂,不能暇接。不消盞茶光景,老者便將八八六十四路八風拳法演練完畢,以一招″泰山拜日式“收勢。這“泰山拜日式“乃是八風拳最後一式,其式以″金雞獨立“單腳撐地,右腿盤於左腿膝蓋上端,雙手以掌微合平胸擊出。在風車也似的高速旋轉下,若要以此嘎然收勢,極其不易。但老者卻嶽峙而立,毫不動搖,麵不紅氣不喘。想見其在八風拳上的造詣自是非比尋常。圍觀眾人齊聲喝采,霎時間掌聲雷動,喧囂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