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武一劍得手,哈哈大笑,道:"你既甘做韃子走狗,這鎖喉槍是使不成啦,今後還是用蒙古彎刀吧!"
古德讓麵如死灰,退過一旁,撕下一塊衣角將傷處包紮妥當,越想越氣,將長槍憤然拋擲於地。他左手隻剩下拇指和小指,再已握不牢槍柄,長槍留下已是無用。
蒙丹兒道:″可惜、可惜!"
完顏複道:"可惜什麼?"
蒙丹兒道:"從此後,鎖喉槍在江湖上再已無人會得,豈不可惜?"
完顏複道:"韃人奪人江山,欺我太甚,死不足惜。”他說這話之時,麵色陰冷,毫無表情。蒙丹兒瞧在眼裏,心中不由一緊,便岔開了話題,道:"那個自稱叫什麼飛天蝙蝠的莫問天不出三招,便能勝了那姓阮的使刀漢子。"她未曾聽到阮氏雙雄自報名姓,隻聽過莫問天稱他兄弟為阮氏兄弟,是以隻能將他喚作姓阮的使刀漢子。
完顏複道:″那是江湖中人稱刀劍雙雄的阮氏兄弟,使刀的是哥哥,名字喚作阮威,使劍是弟弟,喚作阮武。"
這次輪到蒙丹兒麵露驚奇了,道:″你怎麼知道?哦,定然是你識得他們?"
完顏複道:″萍水相逢,我哪裏識得了?"
蒙丹兒忽然想起那日曾聽他說起過四道溝客棧晚間之事,遂道:″哦,你那日在四道溝見過了的。"
完顏複嗯了一聲,突然道:"丹兒,這些'大興國軍`是什麼人?"
蒙丹兒道:″浙東楊鎮龍的農民起義軍,數月前還造反造得轟轟烈烈的。怎麼?完顏哥哥沒聽說過?"
完顏複心想,數月前,我尚未到江南,到哪兒聽說去?便搖了搖頭,道:"這楊鎮龍以前是幹什麼的,居然能組織農民造反?此人一定很是了不起,是個大大的英雄!"
蒙丹兒道:"這楊鎮龍麼?他又名楊震龍,譜名應龍,字子翔,寧海鬆壇(即今浙江寧海黃壇鎮)人。自幼習韜略、練弓馬,宋末以右科登第,後官至衢州總兵,南宋亡後,天下悉數歸元,楊鎮龍戰敗返鄉,因不滿當朝民眾等級分割製,又見戰亂過後,苛捐雜稅史況空前,元人兵將天天上門,揮鞭催稅,持刀逼役,加上寧海一帶連遭水旱災荒,瘟疫蔓延,饑民遍地,餓殍橫野。民間流傳著“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何時”的民謠。麵對時局災情,悲憤填膺,楊鎮龍便懷著愛國救民的壯誌,廣設武壇,暗置兵器,在鼇頭山製造槍劍,征召義軍。曆經數年,共聚六州路十八縣的浙東義民接應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