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重慶火鍋(2 / 3)

回到滿清的發源地,弄個當代千叟火鍋宴,想想也不錯。銅火鍋在八十年代末曾經流行過一段時間,省城大部分人家都有一個銅火鍋在櫃子裏吃灰。銅火鍋是老北平涮肉的標誌性鍋子,做這個也可以,隻要肉好、醬料好,有了好口碑,生意也能養起來。

但甄珍不怎麼想做銅鍋涮肉,餐飲也是一種文化,文化是流動的,受各種因素影響而變化,她一直在關注大眾口味的變化。

像添加劑的使用一樣,工業化食品生產對大眾口味影響慢慢顯現。甄珍敏銳地覺察出,隨著添加劑、鹽、糖、脂肪攝入的增多,人們的口味將會越來越重。最本源的四大菜係,川、魯、粵、淮,現在可以看出端倪,未來將是川菜的天下。

大勢擋不住,那就積極地麵對,甄珍想做川渝一派的重慶火鍋。

開火鍋店要先有鍋,甄珍立即給冶金廠為她做鍋的老師傅打電話,讓他先做幾個樣品出來。

一個小時後,沒想到老師傅竟然踩著滑溜溜的玻璃路麵跌跌撞撞地找了過來,“電話裏說不清楚,當麵研究明白,我做的時候心裏也有底。”老師傅撣了撣帽子上的水珠,笑著道。

甄珍趕緊給於師傅倒了杯熱茶暖手,拿紙畫了幾個示意圖,“於師傅,對於您來說真沒什麼難度,就是一個中間分格的大鐵盆,一種分成兩半,中間封到底,另一種分成小格子。還有配套的泥爐,規格按照我剛才電話裏說的來,我沒別的要求,受熱要均勻,鐵坯不要太薄,薄了容易糊底。”

重慶火鍋算是當代火鍋流派獨樹一幟的存在,有一種說法,重慶火鍋最早是挑擔的小販創造的,用麻辣鹵汁煮牛下水給碼頭賣勞力的人吃,吃一格算一格錢,也就有了現在的九宮格形式。

有人要是嫌格子小施展不開,或者吃不了辣的,可以吃那種一半辣、一般不辣的,所以甄珍又多做了一種鍋。

於師傅心裏有了底,收起甄珍畫好的紙,“小甄,於叔以前在廠子裏敲大錘,剛從廠子裏出來時,還想拎著錘子去當力工,要不是你最初定做的那批鍋讓叔找到信心,估摸這樣的天裏還在外麵等活,舍不得回家。

現在單子多了,我跟我兒子倆力量有限,時不時還要租別人的地方加工,等把你這批活幹完,我想弄個小廠子,找幾個老工友一起幹,人多力量大,將來多接點單子,也能多創點收。有合適場地你幫叔留意下。”

“於叔,東塔你覺得怎麼樣?”

“東塔?你們的魚丸廠是不是也在那?行啊,湊一起,將來咱也能互相照應一下。”老於連聲說好。

站在窗邊,望著老於慢騰騰往家走的背影,甄珍勾起唇角,星星之火,又點亮了一家呢。

暖濕氣流過境,隨著雨夾雪轉為小雪,結冰的路麵附上一層雪沫,車軲轆在這樣的路麵行駛,真有可能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

糟糕的路況為省城及省城周邊帶來了上百起車禍,路上行走也不安全,摔倒骨折的大有人在。

這樣天氣裏,加班的陳星耀接到了東大派出所上報的失蹤案。

中午車輪胎已經被老陳派司機幫忙上了防滑鏈,小陳放下電話,立即開車去了東大派出所。

失蹤的是東大一名大二英語係的女生,叫周婷,家是省城的,一般周末會回家住兩天。周五晚上見女兒沒回家,周婷父親往宿舍打了個電話,占線沒打通,也沒當回事,都以為她這周不回家了。

周六早上不放心,又往宿舍打了個電話,這次通了,結果宿舍人說,周婷周五上完下午最後一節課,五點就離開學校回家了。

他父母一聽就慌了,把親戚還有女兒高中時要好的同學的電話都打了一遍,沒找到人,立即就近在學校所在轄區派出所報了案。

正式立案有時間要求,值班的派出所民警倒是沒耽擱,詢問了周婷失蹤之前接觸過的人,查證一天一無所獲,失蹤超過二十四小時,給市局打電話請求支援。

周婷還有兩個哥哥,陳星耀一進門就被一家人團團圍住,“陳警官求你幫幫忙,我們都急死了,好好的大活人怎麼就不見了呢。”

“有人在家裏接電話嗎?”陳星耀問周婷的父親。聽請求支援的民警說,周父經營一家體育用品店,不排除有人綁票勒索錢財的可能。

“她兩個嫂子在家裏守著電話。所有人的電話和呼機都開著,沒有電話打過來。”周父搖搖頭。

天還沒完全黑,立案之後公安可以調取學校附近有限的幾個錄像設備。查到天黑,安置在東大北門收發室的錄像設備錄到一個模糊的身影,求證了周婷同宿舍室友她離開宿舍時的穿著,多方對比,確認那個身影就是周婷。

東大校園很大,周婷五點零五分左右從宿舍出來,走到北門用了十五分鍾時間,五點二十出了北門。北門往北是臨湖公園,附近沒有攝像頭,出了公園再往北是貫穿城市東西的主幹道之一,車流滾滾,交通繁忙。

周婷家在南五馬路西邊,她從北門出入,走的是常規的回家路線,女孩失蹤之前應該沒有行為方麵的異常。

天已經徹底黑透了,民警勸心急如焚的周家人回家等消息。

陳星耀沒走,聽值班民警介紹情況,“臨湖公園東岸的小樹林平時總有散工在那裏等活,夏天的晚上有人直接就睡在裏麵。我們今天已經問過幾個人,都說周五那個點他們已經離開小樹林,就算在,平時路上大學生那麼多,也不會格外去關注一個過路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