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裏頗為受師傅寵愛的師弟趙臨風,竟然主動接下了鎮守黑龍潭怪物的任務,讓許多師兄弟頗為意外。
雖說距離黑龍潭最近的白雲觀弟子法堂,就是趙臨風所在的黑龍廟,他負責鎮守藏在潭水中的血怪倒也合情合理。
但明眼人都知道,跟隨師叔們外出剿滅煙匪術士,才是當下白雲觀的主要任務。
開始時還有人嘲笑趙臨風,跟他的掛單居士一樣,是個“謹慎”的性子。
這位居士入觀短短月許,就兩次麵見丘天師,還得了賞功牌的消息,被人有心有無的泄露出去。
其中那句“我真元未滿時,從不出手”更是成了弟子間的一時笑談。
而毛山君在白雲觀中也有了個“元滿道士”的諢號……
可隨著時間推移,弟子們在全省掀起諸多戰鬥,消耗的符籙與日俱增,觀中分發配備的消耗完後,隻能靠弟子們各展神通,自己補充。
繪製符籙是每個道士的必修功課,但內含法禁的法符可不是每個人都可熟練繪製的。
就算勉強能夠繪製,成功率也不高,成本消耗就要讓弟子們肉痛不已。
更不用說法器受傷後的修補溫養,更是需要專業人士來做。
平時負責維修法器的任達師叔,已經帶著弟子們南下茂湛地區。
法器小修小補,弟子們還可以自己嚐試嚐試,但一旦涉及到法禁毀壞的損傷,大多就不敢自己動手了。
在這種情況下,當龍王廟放出消息,有大量的平價符籙可供兌換售賣,同時承接修補法器的活計,可想而知在弟子們中間能帶來多大的反響。
很多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自家準備的紫金朱砂等各種繪符材料,交給龍王廟,換來的法符數量確實比自己繪製要高上幾成。
到了臨近年關時,龍王廟甚至可以承接少見符籙的定製業務,並且售賣之前收購的各種修煉資源,活脫脫地變成了小型物資交易基地。
漸漸地,常與龍王廟做交易的修士們都知道了一個消息。
原來那位“元滿”道長毛山君在製符製器技藝上天賦異稟,居然是位百年難得一見的製作天才。
甚至有傳言說,趙臨風用一件二階法器,向一位擁有魯班術傳承的師叔,兌換的《墨家機關術圖解考究殘錄》都是給了這位小毛道長。
……
嗖嗖嗖!
與當今風格頗為不同的煙火在虎門觀城外璀璨綻放。
各種傳說中的瑞獸形象依次出現,雙龍戲珠、鳳凰展翅、靈龜背璽、貔貅招財……
可以稱得上栩栩如生,如夢似幻,讓忍受了數月官兵緝拿煙商之亂的百姓看看的如癡如醉。
不少愚夫愚婦甚至跪在地上,朝著瑞獸們不斷祈禱。
煙火幻化出栩栩如生的出塵道士形象,與站在城頭負手而立的趙臨風頗為類似。
隻見煙火再變,道士幻影禦劍淩霄,化作無數宮燈,最後組成了“白雲祈福,運照虎門”幾個大字。
“沒想到風兒還有這般心思,我看說你不務正業的家夥才是老頑固,若是在十方堂呆得委屈,可到提科堂來找老朽,有我米敏學在,連你師父也不用怕!”
身佩琳琅寶玉,著金絲道袍,一臉富態的提科堂米天師,很是欣慰地拍了拍趙臨風肩膀。
“小子就是一時奇思妙想,這祈運煙火符還是我法堂中的居士毛山君所繪。”